没有先例,只有先行。
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新片区”)正式揭牌。新片区是上海金融先行先试的重要承载区。一年来,从卫星研制基地到农业电商平台、从生物医药到集成电路……新片区各个产业“上天入地”,企业在寻求自身创新的发展过程中,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金融创新的支持。
临港新片区全貌。摄影郭恩友
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末,上海主要中外资商业银行支持新片区建设贷款余额亿元,不良贷款率0.42%,服务新片区内企业家次。
有这样的支持力度,背后是上海银保监局在新片区成立后,积极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从多个方面入手,全力支持新片区建设。包括持续不断为新片区内高新技术产业、航运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提供长期信贷支持,积极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各项创新支持举措密集落地新片区。
回顾这一年,上海银行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上海银行业服务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以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创新,方法手段越来越灵活,道路越走越宽。
强引领
顶层设计政策先行
上海银行业支持新片区重点产业发展的各项创新,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从监管部门到当地管委会全方面的政策支持。
年10月,上海银保监局印发了《关于告知深入推进银行业务创新监管互动机制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的通知》,支持银行机构聚焦新片区重点发展领域,借鉴国际通行规制开展创新业务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企业实需突破现有监管要求开展业务创新试点,更大胆地开展风险压力测试。
年5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上海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印发《全面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支持新片区更好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除了政策东风,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也充分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依托上海银行业自贸区工作联席会议,积极推动各家银行机构助力临港新片区建设。公会积极参与《关于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自贸临港新片区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起草建议,参与《“新片区”金融机构业务本外币一体化运营和操作办法》相关制度设计工作,组建“账户管理”、“业务流程”、“三反规范”三个专项工作组,完成相关制度起草,先后发布《上海银行业支持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领域发展金融服务倡议书》、《上海银行业“稳外贸、稳外资”金融服务倡议书》,鼓励和支持上海银行业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金融形势,持续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作为上海金融对外开放及改革创新的窗口,加强主体扶持,有效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兜住底线、守好基本盘。
争创新
贴身服务助跑企业
过去一年来,在新片区这块改革“热土”上,许多金融创新先行先试,贴身服务处处开花。
君实生物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物医药临床研发的创新驱动型公司,其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抗PD-1单抗——“拓益”(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是我国首个成功上市的国产PD-1肿瘤免疫治疗新药。公司感慨,由于“烧钱多、风险高”,生物医药公司常常面临融资难题。
初创药企如何叩开银行大门?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上海银行在公司设立初期‘慧眼识珠’,突破生物医药公司取得药品GMP认证前不被授信的惯例,及时为我们‘供氧输血’,助力公司快速发展壮大并在多个领域跻身全球领先。”
不止于此,在临港管委会出台相关风险共担和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后,上海银行进一步把君实生物贷款额提升至9亿元,在该公司资金需求高峰关键期给予了及时有力支持。
另一家高科技民营企业——上海艾郎风电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风电叶片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余项。在企业不断壮大背后,是上海农商银行10余年的陪伴和支持。
据介绍,上海农商银行为艾郎集团深度贴身服务,贷款额度从最初的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到年6月末的各类授信19.4亿元,支持企业不断壮大。疫情期间,上海农商银行额外新增授信2亿元,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还主动下调融资利率,为企业全年减少财务成本达余万元,真正为企业“减负”。随着临港新片区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重点企业贷款贴息的实施意见》,上海农商银行又主动对接,及时调整融资方案,于今年6月为公司发放信贷资金1.9亿元,让客户第一时间享受到了新片区贴息政策的红利。
在支持临港新片区开发上,上海银行业更是鼎力支持。临港集团新片区的主要开发企业,也是临港开发的主力军。工行上海市分行为临港集团发放了首笔新片区园区开发贷款,用于开发建设钻石园标准厂房项目。该项目是新片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承载基地,将建设符合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的通用型标准厂房,可以满足多种先进制造企业高规格厂房需要。
此外,工行上海市分行还在融资便利化服务方面积极创新,为新片区企业度身定制了融资金额高、期限长、成本低、提款灵活便利的融资方案,并以极高的审批效率最终实现贷款的审批和投放。截至目前,工行上海市分行累计发放贷款额达亿元用于支持临港新片区经济发展。
快响应
“上海速度”充分体现
在新片区,金融助力企业“上天入地”,追根溯源是金融资源要素快速在新片区集聚。
“上海速度”首先体现在机构设立上——新片区揭牌伊始,滴水湖畔就开出了好多家银行。上海银保监局在第一时间相继批准沪上主要银行在新片区设立或升格分支机构,并要求各机构提高发展定位,加大金融资源与服务投入,以更大力度支持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
年8月7日,建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获批,随后中行、上海农商银行、浦发银行、农行、交行、工行、上海银行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支)行也相继获批。年6月,交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入驻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进一步强化了银行离岸金融业务服务体系与临港新片区的融合,形成了对居民和非居民企业在岸金融和离岸金融双线综合服务能力。
同时,新片区的设立和金融对外开放措施的推出,也吸引了众多外资银行积极参与。如,中行和法国东方汇理合资成立的汇华理财公司拟落户新片区,这是我国第一家由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在新片区集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10条具体措施发布后,目前已有外资银行提出了在新片区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意向。
“上海速度”还体现在资源倾斜上——各家银行不仅积极设立机构,多方面资源也优先向新片区倾斜。沪上多家银行第一时间成立自贸新片区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新片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推进,在制度、流程、产品、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突破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大力发展新片区业务。其中,特斯拉的超级工厂项目银团贷款就是“上海速度”的体现。
特斯拉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外资制造业项目。在短短十几天内,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作为联合牵头行和联合结算行,与上海特斯拉完成了贷款审批、银团谈判、合同签约以及提款发放的全部流程,让总额等值人民币.5亿元的超级工厂项目银团贷款落地,也让企业充分感受到了“上海速度”。截至目前,该笔银团贷款累计发放融资近50亿元。
广覆盖
提升综合服务能级
一年来,新片区企业得到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还得益于上海银行业提前为产业、为企业谋划制定了广覆盖的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
其中,上海银行建立“四个创新载体、三大服务特色、三级支撑体系”,通过与中科院微系统研究所、新微科技集团合作设立“科创金融创新实验室”、与上港集团共建“自由贸易联合创新中心”、与临港集团打造集“融智+融资+融商”为一体的“科创金融示范区”,有力提升针对新片区的服务能级。
上海农商银行持续探索新片区内总部经济和离岸业务的相关机构业态,针对跨国集团企业的新需求,探索通过全功能型自贸区跨境双向资金池、离岸贸易融资、出口信贷等产品组合方案,为新片区内企业提供全面的国际支付结算与跨境投融资业务。
工行上海市分行全面对接新片区内企业各项金融服务需求,围绕自贸区特色结算、投融资等跨境金融服务,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和投融资便利,支持新片区各类制度创新。
交行上海市分行从聚焦前沿产业集群、全球航运枢纽、总部经济建设三个方面,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打造“场景+线上+智能”的智慧产业链解决方案、加强“互联网+航运+金融”综合金融服务、利用全球现金管理平台为区内跨国公司提供一体化全球现金管理服务等举措,全力做好区内重点产业集群金融服务。
创新不止于此,围绕新片区的金融服务还在不断迭代出新。年8月,浦发银行更新新片区服务方案至2.0版本,重点突出了数字科技驱动便利化、多元化融资助力产城发展、三位一体打造离在岸枢纽、前沿领域创新探索的四大亮点。
搭桥梁
发挥跨境业务便利特色
在新片区,企业的交易、保值、融资需求旺盛。上海银行业因需而动、因时而变、因势而谋,为企业搭起连接境内外的金融桥梁。跨境业务越来越便利,成为当前区内企业的共识。
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在临港综合保税区围网内,主要负责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的公司。上海农商银行针对公司需求,设计了嵌入其采销供应链场景的多端贸易融资组合产品,并将该行贸易融资产品渗透其上下游企业,帮助企业拓展新型国际贸易,在疫情之下高效便利地把中国制造销往全球。
此外,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发挥金融市场业务优势,面向新片区企业,提供传统账户及FT账户各类汇率、利率交易和保值工具,开发升级自贸区电子交易平台,实现足不出户完成FT账户的汇兑业务。截至目前,该分行已累计为新片区企业提供各类金融市场交易量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交通银行则积极对接新片区产业规划和投资贸易制度体系,为企业提供系列特色跨境金融服务。如单证电子化、简化货物贸易支付流程,为优质企业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提供便利化服务;创新“快汇通”产品,实现区内企业跨境汇款“点到点”即时到账,推进境内外机构互联互通。
政策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活,道路越走越宽。在日新月异的临港新片区建设舞台上,上海银行业还在不断奋步疾行,为自贸临港新片区的金融创新、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李林鸾
实习记者张文思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韩业清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