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加快制定完善负面清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国务院本次宣布天津、广东和福建等三地将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这与上海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字面上就有不同。上海自贸区的全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其重点在于“试验”两字,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上海自贸区初步取得了成功。而在天津将要设立的自由贸易园区,是建立在上海自贸区试验的基础上,将会体现天津自身的特点,比如融资租赁等。
“能够入围第二批、成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园区,说明了天津自贸园区的重要性,从目前看,要承担双重国家战略,一个是自贸园区试点战略,另一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曾参与起草天津自贸区整体方案设计、天津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表示,按照国家对于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天津的发展要辐射京津冀乃至环渤海,要带动华北、东北、西北这三北地区。而且天津自贸园区在设计之初也是由国家主导。“天津自贸园区方案起草并不是天津单方面完成,而是由商务部和天津市两个小组共同起草,可见国家对在天津设立自贸园区的看重。”
“自贸园区”小知识
自由贸易园区(FreeTradeZone)又称为对外贸易区(ForeignTradeZone),是在关境以外划出的,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允许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的一个区域。一般建立在一个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它实际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
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一字之差,但概念并不一样。自由贸易园区英文是FreeTradeZone(FTZ),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单独关税区。而中日韩自贸区或者东亚自贸区指的则是多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就贸易开放、取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而达成的互惠互利的双边或多边贸易政策,英文为FreeTradeArea,简称FTA。
严格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应该称为上海自贸园区。所以,此次官方明确统一成为自贸园区,属于规范了自贸区的名称。以天津为例,未来的名称很有可能是——中国(天津)自由贸易园区。
截至年,全球已有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个,占64.6%。年,上海自贸区正式获批,成为我国首个自贸区。
国际流行的自贸区模式主要有四种:
—是欧洲的物流集散模式。即西欧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利用其优越的航运和地理条件,将港区设为自由港,并将发展目标定位为贸易枢纽。
二是广大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加工向物流集散过度模式。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
三是综合型模式。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为代表。园区包括整个港口城市,由若干工业区组成,兼具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及金融、商业、旅游等多种功能。
四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贸结合模式。园区以从事进口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筒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
(文章来源:天津网)
=======================
园区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