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片区成绩斐然,这三项均占江苏自贸区九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设立近2年来,勇担“探路、引领、突围”责任,以加快建设一流自贸试验区为目标,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和最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强化引领意识,率先探路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目前,苏州自贸片区已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余项,其中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打造跨境海运数据通道助力“智慧物流”、知识产权证券化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4项获评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21项在全省示范推广。

高分“成绩单”背后,是苏州自贸片区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不懈探索。

“高水平”制度创新。出台江苏首个设立外商独资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实施办法,率先开展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获批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委托登记权。首创国际物流第四通道——中欧卡航、空运直通港物流新模式、保税检测区内外联动模式等。海关信用“关助融”、全国首个电子劳动合同标准、产业人才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改革等一批创新举措受到市场主体好评。

“高端化”产业集聚。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四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一大批高端项目落户,一大批优秀企业增资扩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72%。聚焦“业务准入—研发—投融资—生产制造—销售流通—配套服务”6个核心环节,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制度集成创新。率先开展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

“高能级”创新示范。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苏州超级计算中心、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及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安全研究院投入运行,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出台“人才新政30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人才政策等,设立江苏首家国际人才服务中心、首个工程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基地,高端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高标准”营商环境。出台“营商环境新30条”,构建江苏首家区级一网通办平台,推行“告知承诺”企业准入准营极简模式,首创企业登记住所信息联网查验制度,实施行业综合准营改革,实现“证照分离”改革本级事项全覆盖。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建立健全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作为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地方法院设立的首家国际商事法庭落户片区并揭牌启用。

年,苏州自贸片区进出口总额.8亿元,新增备案境外投资机构9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5.26亿美元,均占江苏自贸区九成以上,加速成为全国开放底色最鲜明、产业优势最突出、市场主体最活跃、创新动能最强劲、营商环境综合比较优势最显著的自贸片区之一。

近期,江苏省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即将召开,将引领全省自贸区工作迈上新台阶。(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王梦菲王艳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ns/7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