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其特殊的先行先试优势,成为各大城市竞相追逐的目标。金普新区自成立以来,把自贸区复制申办提上重要议程,一手抓申办、一手抓复制。同时,还充分利用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这一金字招牌,高标准定位,瞄准自贸区,一直在追赶,时刻准备着,发挥了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为“辽宁自贸区”获批赢得了先机。
国家级新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尽管没有优惠措施和政策倾斜,但是新区就是生产力,先行先试是最大的政策。
金普新区成立不到五个月,就成立了自贸区复制申办先行先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9个专门的工作小组,从规划、口岸、政策法规、金融等九个方面,全面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模式。
另外,新区以复制自贸区经验为抓手,还开展了商事制度、行政执法体制、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这些前置要件,也为辽宁自贸区的获批,提供了有力的砝码。
金普新区自贸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徐明强介绍到:
功能完善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大连所处的区位环境,我们优越的位置,我们的开放优势。第三个是当前东北相对其它区域经济,我们相对滞后一些,通过自贸区把这里带动起来。第四就是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所以这是国家一个战略选择。
伴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和落地,金普新区还以自贸区规划区域为平台,深入开展同韩日俄等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引进与自贸区有关的新业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大宗商品交易、保税物流等产业。
根据国务院文件,在复制上海自贸区35项改革试点经验中,涵盖了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业、事中事后监管、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制度创新等七大方面。目前,新区已经完成复制和正在复制的有31项。
辽宁申办自贸区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为金普新区发展带来了一次重大机遇,作为辽宁自贸区的核心区,新区将继续复制、借鉴上海等自贸区建设的工作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贸区这块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推动发展,把自贸区建设落在实处。
金普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德春介绍到:
利用自贸区这块金字招牌,我们要把世界著名的企业,国内著名的企业吸引到自贸区里,这是我们要把自贸区建设好最核心的问题。现在这些企业对自贸区非常有兴趣,实质上他们已经在等待进入阶段,我们想要把这些项目落下来,实实在在的把自贸区建设落到实处。
自贸区都来了,你还等什么?今年,金普新区在获得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两个金字招牌后,又迎来了自贸区这块金字招牌。目前,新区正紧抓自贸试验区设立的契机,先行先试、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对外经贸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抢占新一轮对外开放制高点,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探索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
大连达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机床出口的企业,总经理刘辉告诉我们:
虽然出口国家和市场逐年扩张,但销售额并不乐观,公司不仅要承担大型设备的物流运输成本,而且还要负担高额的通关税费。刘辉告诉我们,进口是很困难的,自贸区成立了以后,有些产品不用交税,卖出去再交,从出口来讲,可以发到国外卖。
刘辉所说的,正是自贸区获批后,将带给企业的利好。而刘辉公司的注册地,就位于金普新区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这里,也是未来辽宁自贸区规划中的大小窑湾片区。
根据辽宁自贸区申报方案,大小窑湾片区涵盖大窑湾、小窑湾和双D港,其中,大窑湾借助大窑湾港,重点发展航运物流、保税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借助航运中心,金普新区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战略机遇,分别在小窑湾、双D港布局了金融和跨境电商新兴业态。目前,已引进金融和类金融企业及相关企业家,注册资金超过亿元。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已登记注册企业多家,近家实现运营。辽宁自贸区的批复,将让大小窑湾片区获得了自贸区抢先发展的先机。
金普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德春介绍到:
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应该是现在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最高级别。这次通知的要求,要打造对外开放的新引擎,实际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和投资便利化方面会有很多超越性的创新举措,这种举措是跟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是跟跨境贸易直接相关的,使跨境贸易变得更加便利,壁垒更加减少,开放的领域变得更加扩大,会更大程度更广领域范围内吸收外资,发展进出口贸易,实施更大程度的开放。
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目标,目前,金普新区全面启动了相关工作,将在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推进国际投资合作新方式、建立质量效益导向型外贸促进新体系等七个方面,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积累经验,全面、全速、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升级版”,推动东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振兴。
记者:史静贤
编辑:吴慧琳美编:张傲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