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上海自贸区考察。在新闻现场,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记者李铮跟总理握手,并说“欢迎总理来上海”,总理回答说“以后还会来”。
根据李铮从现场发回来的消息,总理希望自贸区能带动更多的创业,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并祝愿上海自贸区大有未来。
“在上海自贸区,有注册一万多个企业;在自贸区层面实际上只有20多万人,很多从业人员在区外。希望自贸区带动更多的创业,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总理这样说。
这番话,一般人可能并不太在意,因为总理一直很重视就业,并将之作为宏调的一个主要指标。但是我们跟上海市和浦东层面的人士交流,认为此话背后信息量很大。此前对自贸区一般的体认是,自贸区是个“国家实验室”,不是开发区的升级版,招商引资不是重点,因而就没有太多考虑就业之说。
“但是自贸区要解决就业,就不仅仅是改革实验室,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是开发区升级版。”此间人士分析说。
众所周知,今年亚信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上海自贸区考察,当时的官方口径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块大试验田,要播下良种,精心耕作,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
沿袭这一思路,上海对自贸区的一般性理解是:1、自贸区替整个国家担当“小白鼠”角色,对金融开放中的种种风险进行压力测试,测试通过的推广、复制、辐射,没有通过的暂停实验、练好内功;2、自贸区不是开发区的“升级版”,即不是传统意义上提供土地资源、优惠政策的开发区,而是制度创设、体制创新的试验田,重在试验、意在改革,不是一般性的招商引资;3、自贸区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的“国家实验室”,自贸区培育的“苗木”可以在自贸区以外地方比如陆家嘴变成“森林”。
现在,如果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要求,自贸区自身不但是“苗木”,也要是“森林”,自身就要变成陆家嘴了。这将是一个大的变化。
“黄金国际板、原油国际板,这个节奏就是陆家嘴第二。”此间人士评论说。
这个版图清晰若见。
“一是人民币输出的桥头堡;二是人民币回流的主通道;三是全球资源配置的总开关。”上述人士续道,“然后与陆家嘴联动,实现资本市场国际化。”
这就要求自贸区这个桥头堡要做实。
落实到资本市场,自贸区迎来2.0时代,相关的投资机会需要重新审视。因为此前上海市淡化自贸区招商引资的概念,淡化企业数这样的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导致外高桥的价值大大低于预期。
现在总理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自贸区进行改变,将里面填满人和人气。这给外高桥带来极大的机遇。比如因外高桥地方有限,就要对土地灵活改性,对一些商务楼宇进行改造,以容纳更多的商务人士进入里面去工作。森兰区域——外高桥最后一块待开发的宝地(6平方公里),将会显著升值。
管理层似乎已有伏笔。
9月17日,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