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会这些律师对李强书记提了哪些建

1月23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下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来到他所在的浦东新区代表团,与代表们一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浦东新区代表团20名代表中有吕琰、吴坚、金永红、陈峰4名律师,在交流中,几位律师积极发言,围绕新时代上海改革发展,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

吕琰

吕琰,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硕士,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现任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任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党委委员、浦东新区律师党委副书记、上海证券交易所ABS业务外部咨询专家等。专业从事金融法律服务,在执业过程中参与办理腾讯、宝钢等上市项目,以及阿里巴巴、上海公积金中心等资产证券化项目,同时,长期投身关爱自闭症等社会公益事业,荣获CCTV年度法治人物、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第一点建议: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包括金融领域的公共法律服务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和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战略过程中实现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金融风险包括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等各个层面的风险,日常生活中,对于老百姓而言,最为关心的也最经常碰到是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层面的风险,比如说投资理财是否会发生亏损、比如说公司上市是否会有虚假信息披露,而在金融风险发生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通常就是大量的法律纠纷。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金融领域也体现的非常明显:一方面,金融产品的供应不断增加,比如信托产品、资管产品的总量已经达到几十万亿,体现了社会投资的需求和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大量的案例发生,而一个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或者资不抵债,可能会涉及成百上千个家庭,又亟需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体系来解决纠纷、挽回损失。在这方面,尤其是在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和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战略过程中,优化法律服务的供给,在金融领域树立起“上海法律服务”这个子品牌,将对防范金融风险堆积、疏导化解金融纠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建议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领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国际金融仲裁中心、国际金融调解中心、金融法律咨询中心等,与金融审判、金融监管等方面正在进行的改革形成有机的整体,进一步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二是建立区域化联动的金融风险案例及诚信数据共享平台,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建立跨区域、跨条线的金融风险案例及诚信数据共享平台,互联互通、区域联动、服务全国;三是建立金融法律人才库,筛选一支-人左右的金融法律专家队伍,既可以担任陪审员、仲裁员、调解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市民提供公益法律咨询,开展金融法治巡讲和培训,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还可以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提供金融风险防范的智慧支持。

第二点建议:鼓励金融创新服务,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金融工具,降低企业整体杠杆率,在打响“上海服务”品牌和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战略过程中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过程中,除了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层面的个案或局部风险以外,更重要的是防范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在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中专门提到,近年来,我国企业杠杆率高企,债务规模增长过快,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目前,中小企业依然占到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除了银行贷款以外,很多中小企业也在尝试信托非标融资、P2P互联网借款等多种融资渠道,但这些无一不是加杠杆、增负债的融资手段,中小企业的债务包袱越背越重,系统性风险也在不断堆积。

这其中,建议重点







































昆明专业白癜风医院
白殿风病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ns/1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