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海市政府昨天对外发布《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明确了上海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和实施路径,提出了60项具体行动举措。
《行动方案》提出要发挥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制度和规则对接。
建设5大功能性平台:即积极承办好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升上海国际会展平台服务功能;建设“一带一路”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中心;建立“一带一路”综合性经贸投资促进服务平台;建设“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提升上海自贸区文化服务贸易基地功能等。
构建4大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即建设“一带一路”技术转移中心;与沿线国家(地区)相关机构共建一批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争取5年达到20家左右;以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分享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验,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科技园区合作;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大科学设施向沿线国家(地区)开放。同时,5年内资助沿线国家(地区)优秀青年科学家人次以上,来沪进行为期6—12个月的科研工作。
打造6大智库项目:依托上海社科院建立“丝路信息网”,建成国家级丝路信息数据库;依托复旦大学成立“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建立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开展合作交流;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提升中国一阿拉伯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服务功能,推动中阿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和深层次合作;依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加强与沿线国家(地区)贸易投资机构交流互动,共同研究探讨商事与贸易投资规则设计。
围绕企业普遍关心的跨境资金汇兑问题,《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建设,打造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支持沿线国家(地区)在上海发行熊猫债等人民币证券产品。支持在沪金融市场与沿线国家 (地区)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间的双边业务和股权合作,深化黄金国际板建设和“上海金”定价机制,尽快推出原油期货。目标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和全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
过去三年,上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项目个,实际投资额达54.9亿美元,年均增长近1.6倍;承接重大工程个,累计合同额达亿美元,年均增长9.4%;与沿线国家(地区)贸易额突破亿元,占全市比重超过20%。(本文作者为上海新民晚报记者)
(转自栏目合作媒体新民晚报长沙哪儿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殿疯病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