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债雷暴和中国组建全球最大自贸区的意义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月读经济,我是小月。

近期股票市场虽然保持强劲,不过债市却经历了一轮比较大的调整。调整的触发点是近期几只国企债券出现了违约现象,这些事件第一动摇了投资者对国企刚性兑付的预期,第二是一些国企严重违反了市场规律,试图在违约之前通过挪动优良资产来避免对债权人的赔付。总之,这次国企的违约事件被闹得沸沸扬扬,即使后续有地方政府救市,估计投资者今后也会对国企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券进行更为严格的研究和差别对待。

有趣的是,这次债券市场的调整虽然惨烈,不过并没有对其它市场,例如股市,汇市,甚至是离岸美元债,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本期看点一

01

小月认为其原因有两点:第一,支持市场的基本面—宏观经济的复苏和流动性的宽裕—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上周10月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复苏在全球仍然独占鳌头。不仅之前表现强劲的板块,例如出口,房地产投资,和工业生产仍旧保持高速增长,前期相对落后的消费,私人投资和就业水平都有不同程度追赶。所以整体经济仍旧处在于加速复苏的上升通道。

除此之外,流动性环境也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央行虽然倾向将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不过并没有收紧政策的意愿。恰恰相反,面对债市的波动,央行上周开展了一次MLF的操作为市场注入了亿的流动性。所以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扶持还在继续。

02

第二个原因是,虽然国企违约为债券市场带来了短期的阵痛,它却是建立成熟债市机制的必经之路。在中国,与政府相关的举债机构(包括国企和政府融资平台)占在岸市场近90%的发债总量,而投资者对政府给于这些机构的,显性和隐性的,支持的期待就造成了债券市场无法依据公司本身的,真实的,债务偿还能力来为债权定价。这就造成了公司举债成本过低,风险被转嫁政府,所以它们疯狂发债,直接的造成了近年来中国杠杆率快速上升的问题。

要想打破这个“风险错配导致债务飞涨”的恶性循环就需要市场重建一个正常的,以举债人自身偿还能力为基准的,定价机制。这就需要打破“国企不违约”的神话,所以从长远角度考虑,逐步允许一些资历较差的国企违约,重整,甚至是倒闭,导致债券市场的出清和风险重新评估,是有助于市场恢复正常的定价机制的。这对中国资本市场是长期利好,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整体市场(包括股市和汇市)对违约并没有产生太大反应的原因。

本期看点二

上周另一个比较有份量的新闻是中国和其他14个亚洲国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基于这份协议的重要性,小月可能此后单独做一期节目讨论RCEP,这期节目咱们先抛砖引玉简单的讲讲它三个层面的影响:

01

第一是商品贸易,这是RCEP最直接的影响。15个国家同意90%的商品在今后10年里关税水平会逐步清零。不过尽管书面上的变化不小,需要注意的是东盟和所有其他国家都已经有双边贸易协议,而中国和澳洲,新西兰和韩国也有FTA。所以实质会发生改变的只有中日和日韩之间的关税水平的下降,这也为中日韩后续建立独立的自贸区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相比之下,在服务贸易,劳工市场,科技行业和线上消费等等方面RCEP对成员国有所规范。虽然这些规范没有TPP那么严格和高水准,不过也会促使很多国家进行改革,而这些政策上的变化所带来宏观上的影响可能要比直接贸易的红利更大更深远。要知道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深层次的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效率上的增长是比贸易对GDP的贡献要大得多的。

02

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RCEP会使得亚洲国家更加倾向于把制造业的产业链投放在成员国之间,以此来享受RCEP带来的关税优惠的最大化。这对促进亚洲经济的一体化会产生深远影响。

03

最后,小月认为RCEP的地缘政治含义是不容小觑的。在美国主张去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能得到亚洲邻国的支持促成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的形成,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于此同时,加深中国和邻国在经济上的联系也会使得第三方力量试图分裂亚洲,或是组织邻国来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更难实现。最后,中国和RCEP成员国的抱团取暖会使得第三国试图与中国脱钩的成本变得更高,因为和中国决裂就可能意味着和整个亚洲决裂。所以,RCEP潜在的地缘政治影响是巨大的。

RCEP是一个大话题,小月今天只是简单的和大家聊了一下它的意义,后续咱们会有节目仔细分析这份协议对宏观经济和投资层面的影响。

END

这期的节目就到这里,

咱们下期再见!

我是月读经济

小月

识别图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gp/63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