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之际,由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主题论坛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两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29日在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召开。
此次论坛共分三个主题,分别为“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与发展”、“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与金融的改革创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15位来自上海、广东、福建、天津四地自贸区相关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实务部门领导参会,研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来的改革创新,并结合津、闽、粤三地自贸试验区近半年的成果,展望自贸试验区未来发展路径。
上海自贸区哪些金融创新最受欢迎?
据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财政和金融服务处副处长曹艳文透露,自贸区有四个金融政策最受欢迎,一个是跨境借款,一个是人民币资金池(包括人民币集中收付和轧差),一个是外汇资金的集中运营管理(包括外汇集中收付和轧差),还有一个是自由贸易账户下的境外融资。这4项政策便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本和资金结算,也能降低财务成本、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曹艳文在演讲时表示,两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成效可以总结为六多六少。
一是实体经济受益多,资本投资项目少。
一行三会的金融“51条”主要是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大的方向开展的。从实际操作来看,“51条”里所有的涉及到经常项下、直接投资项下的政策已经全部落地。自贸区最受欢迎的四个政策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
同时,“51条”里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