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植
一度火热的融资租赁公司落户自贸区热潮,面临“严管”。
近期上海自贸区管委会相关机构开始约谈区内部分融资租赁公司高管,若受约谈对象无法回答管委会提出的融资租赁专业问题,可能会被商委等部门视为“空壳”融资租赁公司,面临整改与注销融资租赁牌照的风险。
一名知情人士直言,去年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少数融资租赁公司落户自贸区,不是借助自贸区金融创新环境开展业务,而是套取政府提供的相应落户补贴。甚至个别融资租赁公司至今没有业务开展,注册资金却早早全部到位,希望能尽快领到相应的财政补贴款。
一位接近浦东新区商委的知情人士承认,自贸区相关部门已约谈了区内部分融资租赁公司高管,但这只是一项日常检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内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开展状况与风控手段,并未对区内“空壳”融资租赁公司采取整改与注销牌照的措施。
记者多方了解到,自上海自贸区3月份扩围后,目前负责自贸区融资租赁公司管理与相关补贴发放的政府机构,从原先的自贸区财政金融局转到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
政策套利算盘
浦东新区相关资料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上海自贸区累计引进家境内外融资租赁母体公司和家项目子公司(即SPV项目公司),累计注册资本超过.6亿人民币。
其中,自贸区挂牌后新引进的融资租赁母体公司达到家,占累计总数的85%;项目子公司为家,占累计总数的52%,总计新增注册资本亿,共计运作68架民航客机、7架支航客机、38艘远洋船舶、2台飞机发动机、2套石油钻探设备、2套光伏设备、41套发电机组等,以及大型设备的租赁业务,租赁物价值总额超过96亿美元。
“今年,区内融资租赁公司数量与业务规模还在快速增长。”一家上海自贸区内融资租赁公司负责人直言,但数字背后,是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将落户自贸区视为套取政府补贴的资本游戏。
《浦东新区促进金融业发展财政扶持办法实施细则》规定,上海自贸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享受浦东新区针对金融业的专项财政扶持政策。比如《浦东新区促进金融业发展财政扶持办法》规定,对新引进的融资租赁企业给予一次性落户补贴,注册资本1亿元(含)至5亿元的,给予万元补贴款;注册资本5亿元(含)至10亿元,给予万元;注册资本10亿元(含)以上,给予1万元一次性补贴。
前述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不少融资租赁公司落户自贸区的注册资本约在1-2亿元间,理应领取万元补贴款,对应的无风险资金回报在2.5%-5%,比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收益还高,这还不包括融资租赁公司高管从中受益的部分。
此前,浦东新区相关部门还对注册资本达到10亿元以上的大型融资租赁机构高管给予每人一次性住(租)房补贴20万元同时,对注册资本金l亿元(含)以上的融资租赁企业高管人员、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人员,给予一定额度的人才补贴。
“其实,这些企业未必打算在自贸区涉足融资租赁业务,而是将它看成一个增加高管待遇福利、获得更高资金回报的政策套利聚集地。”他表示。
但随着62号文实施,他们的如意算盘似乎落空了。
一位接近自贸区相关部门的人士透露,目前区内融资租赁公司的相关落户补贴措施都被叫停,相关部门也开始发现区内个别融资租赁公司存在套取政策补贴的嫌疑。
记者多方了解发现,近期自贸区相关部门约谈的区内融资租赁公司,主要是新成立的,且一直没有实际业务发生和不开票也不缴税、注资资本却早早实缴到账(可以按注册资本实缴到账尽早领取补贴款)的机构。约谈内容主要涉及业务迟迟未能开展的具体原因,公司现有的业务范畴及相关金融政策支持建议等。
“这些融资租赁公司很早已被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