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
这个中午,不少人的朋友圈想必已被花花绿绿的五张规划图刷屏。
这份《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空间布局规划(-)》,时间跨度之宏大,内容之巨细,发展动力之强,值得郑州人反复玩味。
商报小高不想做信息的搬运工,也无力做大而全的解析,只想提出一个问题:
.5公顷自贸区建设用地内,可供施展的空白用地在哪里?下一个经济引擎在哪里?剩余的集中建设用地在哪里?
滨河国际新城及周边,多块住宅用地性质变化,给区域发展又会带来怎样影响?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高瞻展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意义?自贸区已规划至,领先郑州其他区域
首先说此番规划出炉的意义,众所周知,郑州城市区的整体规划目前仅到年,-的规划正在编撰,而跨越金水、东区、经开的自贸区区域,竟率先拿出截至年的规划。
要知道,-,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时间段,这十几年将是郑州翻天覆地的十几年。
自贸区之于郑州,就好似引擎之于飞机。
明确“一轴串三环,双核带四心,三区共发展”的规划框架,正是发展的先头兵、冲锋号。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读图1
空白用地在哪里,发展机遇就在哪
想画画,首先得有一块画布,想让区域面貌大发展,得先有建设用地。
那么,跨越金水、经开、郑东三区核心地块的自贸区,域内还有多少剩余地块,还有多少增量机遇?
且看下图,小高中午PS抠图到眼花,把新鲜出炉的自贸区规划范围对标到《年郑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区示意图》的卫星图片里。
图中白线圈起部分为自贸区范围,域内黄色阴影区域为已建成区域,灰色卫星图片区域为待建区域,这些区域,就是自贸区未来可供谋划的剩余地块。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读图2
财富金三角聚集高端就业,滨河居住价值凸显
您可以看到,自贸区内留白的处女地主要集中在北龙湖北岸的大片地块、北龙湖南运河两岸的地块、东站东广场区域、滨河国际新城区域。
那么,这些留白区域内,主要是以何种用途为主,住宅用地又集中在何处呢?
您可以看下图,红色斑块多为商务商业用地,淡黄色斑块才是二类住宅用地。
不难发现,北龙湖、东站东区域,多以商务商业用地为主;而可供开发的住宅用地,则集中在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
下文,我们分区域详解上述三块“处女地”的未来面貌和发展机遇。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风向?宅地、工业用地变产业用地
做自贸区,不只是搞贸易做金融,更要有强劲的产业支撑。
此次规划中,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自贸区产业用地供给,其中将未出让的居住用地、不符合自贸区产业发展的部分工业用地调整的产业用地。
规划产业综合用地.7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12.58%。主要分布在龙湖北部区域、高铁站东南区域、航海路两侧区域以及滨河国际新城区域。
有商务,有住宅,有产业,三者叠加,上述哥仨了不得,且看详尽分析。
北龙湖、东站东、经开区,形成财富三角,而贯穿其间的交通动脉,则是东三环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机遇1;北龙湖南北
众所周知,北龙湖湖心岛因金融机构扎堆被称为金融岛,南边的住宅片区称为中原人居的高峰,那么到年,湖北岸和南边运河周边会是什么面貌呢?
一图胜千言,直接上图。
郑东新区龙湖北区域,以商业用地、商务用地为主,发展生产性服务、文旅产业、科技服务等产业。
郑东新区湖心岛及运河两岸,也是以商业用地、商务用地为主,发展金融创新、外资银行、生产性服务、二级金融、文旅产业等。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再看交通设置配套,这不仅关系到地块的区位价值,交通事业投资的多少更代表政府对这块土地投入的信心。
且看,北龙湖形成内外两个轻轨环线,数条地铁穿过其间,公共交通资源甚为发达。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机遇2:高铁东广场区域
北部待开发的,主要是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及东广场以商务用地为主,发展金融创新、商务办公、保税交易生产性服务、科技服务等。
而目前多为物流仓储区的南部地块,则被定义为郑东新区金融后台区,发展定位则是专业服务、金融后台、信息文化创意、服务贸易、保税交易。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该片区坐收米字高铁的交通红利,高铁东站、汽车客运站和两个高速出入口的配置,围绕交通枢纽,在东站东广场周边布局金融集聚区和高端商务区做引领,南部升级为金融后台提供支撑服务。
域内有两条规划地铁线路,3个地铁站点(含郑州东站地铁站)。
文末获取30M高清规划原图
机遇3:滨河国际新城区域
规划升级,实力夯实,潜力无限
这已经是滨河国际新城规划第二次修改了。
郑州市现如今的发展,正是在一版又一版规划中不断自我迭代,以地处大经开中心位置的滨河国际新城,正是迭代进化的表征。
在年郑州市整体规划中,二类工业用地(灰色)占据一半区域,居住用地(黄色)和商业金融用地(红色)只是零星点缀;
在年的修订版规划中,居住用地占据绝大部分空间,在潮河上开挖蝶湖水系,又人工开挖横贯东西的荷湖水带,围绕水系布置商业金融用地。
而在此次自贸区规划发布时,我们对比发现,滨河国际新城的规划再次做了修改。
细看下图你会发现,荷湖两畔的红色斑块的商业用地,变了。
滨河国际新城经南十三路西端紧挨铁路线的住宅用地,也变了。
甚至滨河新城南北周边,地块性质也在变化。
官方文件说的明白,将未出让的居住用地调整的产业用地,就是为了增加自贸区产业用地供给。
凭着这一波规划调整,借着自贸区东风,滨河国际新城要来一波区域升级。
你觉得,商业商务用地、住宅用地变性质是个大损失?
非也!
仔细看看,蝶湖周边最优质的地块,依旧是商业、商务用地。
紧邻高铁线的住宅用地,毕竟有噪音影响,作为住宅实在有点“鸡肋”,改变性质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放眼滨河国际新城周边,部分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变成产业用地,整个区域有了强劲的产业支撑。
因土地性质变化,整个区域住宅地块减少,越少越稀缺!越稀缺越增值!
经开区滨河国际新城核心区以商务用地为主,发展国际生活服务、创新设计研发、生产性服务等。
北部工业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及面向中小创业者的精加工产业等。
南部科研区主导用地性质是商务用地,发展小微孵化创业研发、跨境商贸。
工业+科研+商务,三位一体。
最后再看看滨河区域的交通配置,财富大道东三环在这里连接南北,规划3条地铁线4个站点,位于东区、空港承上启下的位置,滨河的区位价值更加凸显。
因规划原图每张高达10M左右,自动回复必压缩质量,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