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今天(11月15日)上午以视频方式举行。中方表示,今天我们15国领导人共同见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这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必将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当前国际形势下,RCEP经过8年谈判得以签署,让人们在阴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表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大道、正道,仍然代表着世界经济和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
RCEP是什么?RCEP是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年,RCEP的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RCEP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RCEP囊括了东亚地区主要国家,将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RCEP签署对全球的重大意义此次签署RCEP的共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总人口达22.7亿,GDP达26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RCEP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这样的大市场来之不易——RCEP由东盟于年发起,历经8年、31轮正式谈判,特别是今年以来,各成员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困难,全面完成市场准入谈判,并完成1.4万多页文本法律审核工作,最终在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期间如期签署协定,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近20年来最重要的成果。
RCEP要求15个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有韩国媒体预测,RCEP生效后,韩国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有望从目前的40%降为零。
RCEP有哪些特点?这是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互惠的大型区域自贸协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这样表示。
此前东盟已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签署了多个“10+1”自贸协定,中、日、韩、澳、新西兰5国之间也有多对自贸伙伴关系,相比之下,RCEP的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水平高于“10+1”协定,将发挥区域内经贸规则“整合器”的作用。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及RCEP谈判关键节点成立于年的东盟,是东亚地区最早着手进行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次区域组织。早在年,东盟就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旨在通过推进贸易自由化提高合作水平、加强经济一体化建设,提升东盟整体经济实力。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考虑到东南亚国家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需要,东盟国家普遍认为,要想真正保证本区域的安全与稳定,必须建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东盟共同体。
年10月,第9届东盟峰会通过《东盟第二协约宣言》,宣布将于年建成以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三大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年1月,第12届东盟峰会决定,将东盟共同体建设提前至年完成;同年通过了《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
年2月,第14届东盟峰会通过《东盟共同体年-年路线图宣言》及相关文件,就年建成东盟共同体提出战略构想、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
年11月,在第19届东盟峰会上,亚洲开始计划另外一个区域型合作——东南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
年8月底,在第44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及相关会议上,东盟10国和6个伙伴国的经济部长们一致同意,在年年底之前开始16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东南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谈判工作。同年11月,在第21届东盟峰会上,东盟10国和6个对话伙伴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新西兰领导人宣布启动RCEP谈判。谈判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除市场准入外,还包括各类规则谈判。
年5月,RCEP16个参与国的政府官员在文莱达鲁萨兰开始基于细节的谈判,并提出在年年底之前结束谈判的目标。同年9月,16国代表在澳大利亚举行第二轮RCEP谈判,进展顺利。
年1月,在RCEP第三轮谈判期间,16个参与国交换意见,再次明确要在年年底前达成结束谈判的目标。同年4月,第四轮RCEP谈判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继续争取年年底结束谈判的目标。
从年6月至年年底,16国代表又先后在新加坡、印度、泰国、缅甸等国接连举行了6轮谈判及4次部长会议,但未能如期结束实质性谈判。
年2月,RCEP第11轮谈判又回到文莱举行。本轮谈判由首谈会议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4个分组会议共同组成,重点推进货物、服务、投资三大核心领域的市场准入谈判和文本磋商,并初步确定年结束谈判的计划。同年,16国代表又先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中国天津、印尼举行了5轮谈判,完成中小企业等章节的谈判,但仍未完成既定目标,谈判被拖入年。
年一年内,RCEP16个参与国又先后举行了4轮谈判,但因条款复杂且充满挑战,RCEP谈判并未如各方此前所希望的那样于年完成。
年,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除美国之外的11个成员已就新版TPP达成协议情况下,RCEP谈判进程明显加快,相继在货物、服务、投资和部分规则领域议题谈判中取得积极进展,谈判进入冲刺阶段,但最终与会各方仍未能在新西兰举行的第24轮谈判中完成既定目标。印度是谈判未能达成最后协议的主要阻力,谈判被拖入年。
年9月,随着与印方谈判取得重大突破,RCEP谈判终于接近尾声。印度同意根据16国自由贸易协定削减或取消80%的中国进口关税。但同年11月4日,莫迪突然宣布印度决定暂不加入RCEP。同日,RCEP主体谈判完成,除印度以外的15国均同意RCEP的现有条款。之后,印度缺席了RCEP的其他相关会议。
年4月,RCEP第29轮谈判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与会各方就加速推进扩大市场准入和印度重返RCEP谈判等交换意见,透露了争取年内如期签署协定的信息。11月10日,印尼贸易部长苏帕曼托表示,预期在11月15日,东盟10国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国将正式签署RCEP协定。
根据规定,RCEP协定签署后,所有参与国家必须在两年内完成批准程序,RCEP才会正式生效。届时,全球最大的自贸区,一个涵盖约35亿人口、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1/3的超级经济圈将应运而生。这也将成为通往实现更大范围亚太自贸区的可能途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