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法院院长张斌担任审判长,审理首例涉自贸区行政案件富心振摄)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年9月挂牌,作为专项司法保障的重要举措,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随后设立。两年来,浦东法院通过构建专业审判、便利诉讼、多元化解、外国法查明、风险预警等符合自贸区特点的审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的作用。
司法保障自贸区建设的成果怎样?近日,浦东法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第三方组织的专业评估报告,六大评价主体打出了92分的高分。
信赖超70%当事人的选择据介绍,自贸区法庭成立后,涉自贸区各类案件呈现以下特点:具有审判示范意义的案件多;涉外因素多;涉诉企业分布广,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多个国家;诉讼标的额大,最高达1.33亿元;当事人协议管辖比例多,超过70%。
“案件量增长,反映区内市场主体司法需求趋于旺盛;纠纷类型变化,反映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及贸易方式转型特点;调判多撤诉少,反映区内市场主体对司法裁判评价指引的期待;协议管辖多,反映双方当事人对我们的认同和信赖。”自贸区法庭庭长包蕾分析说。
今年5月1日,随着上海自贸区扩区、自贸区法庭收案范围调整,自贸区法庭受理的案件呈现新的特点,至今受理涉外案件件,涉外商投资案件件,较浦东法院去年同期同类案件分别上升29%和28%。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自贸试验区扩容和制度创新深化,区内司法需求全面增长,市场主体数量和活跃度双重提升。”包蕾说。
另外,新成立的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从5月至今,已受理件各类涉自贸知产案件,审结件。
引人 张斌:年11月至年10月,浦东法院共受理各类涉自贸试验区案件件,包括民商事案件件、刑事案件件、行政案件1件、执行案件7件;共审结(执结)各类涉自贸试验区案件件。在审结的案件中,判决件,调解件,撤诉件。
法周刊:涉自贸区的民商事案件都有哪些特点?
张斌:这些案件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大幅增长,反映上海自贸区扩区与制度创新深化背景下,区内司法需求全面扩大。
二是各大片区案件类型分布各异,反映上海自贸区各区域产业发展特点。
三是涉外案件类型变化,反映上海自贸区涉外交易活动向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的“质”的影响转变。
四是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融资纠纷同步增长,反映上海自贸区资本市场活跃度高、资金需求旺盛。
法周刊:这次浦东法院还首次公布了涉自贸审判的典型案件。
张斌:是的,这些典型案件包括6件商事案件、2件知识产权案件、1件行政案件、1件刑事案件。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商业保理模式创新、网络交易服务与监管、商标使用、劳动者权益保障、外汇收付等领域。
法周刊:请对这些案件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张斌:比如在卡得万利商业保理公司与顾某商业保理合同纠纷案中,法院的裁判基于商业保理的行为性质,对商业保理公司业务创新给出了支持的司法态度,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乔杉信息科技公司与广东壹号大药房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中,商标权利人采取线上、线下授予不同代理商商标使用权,并实施不同的销售价格策略,通常会引起从不同渠道采购商品的销售商与授权代理商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我国商标法对“商标权利一次用尽”未作规定的情况下,该案裁判明确合法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商标权人与所有权人对商标权的使用冲突,应适用“商标权利一次用尽”原则,对保障商品在一国市场内的自由流通及公平竞争具有积极意义。
在首例涉自贸区的行政诉讼案审理中,该案裁判基于方便管辖、行政效率及执法有效性原则,对网络销售平台提供者与销售者不一致且住所地不在同一行政监管机关辖区时,如何确定“违法行为发生地”及执法主体作出明确,判决被告胜诉,为网络购物方式下依法科学确定行政机关监管职责及促进消费者有效维权提供了指引。
法周刊:我们注意到,浦东法院这次别开生面地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工作进行评估,而且获得了六大评价主体给出的高分。
张斌:我们想,法院工作做得好不好,不应该只由法院说了算,所以这次创新性地委托第三方,也就是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承担了对法院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的评估工作。
整个评估工作为期两个半月。评价指标设定依据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由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代理律师等社会主体直接发表意见,评估主体体现随机性,评估方式体现多样性。最后,采取“李克特量表”形式进行计分。
从评估的情况看,浦东法院及自贸区法庭的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获得了评价主体的高度认同。包括诉讼当事人与代理律师、调解当事人和代理律师、政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以及自贸区法庭法官在内的六类评价主体,对评价目标的总体满意度分别均在百分制80分以上,最终换算后的六类评价主体共同的满意度达到92.分。
法周刊:可想而知,在这个高分的背后,是浦东法院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实打实的努力。
张斌:是的。浦东法院按照公开公正、专业权威、高效便捷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优化专项审判机制,进一步扩展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进一步完善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进一步延伸司法保障职能,进一步探索法庭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了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水平。
因此,这次的第三方评估,从评估方收集的各方情况来看,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律师,都承认浦东法院在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领域的工作卓有成效;司法审判质效,无论是从结果,还是从其整个司法过程,也都使评估主体感到信服。
转自:最高人民法院来源:人民法院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