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应多吃什么 http://m.39.net/pf/a_6413270.html??规划范围产业布局43.78平方公里的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包括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19.37平方公里)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24.41平方公里)。同时,规划范围还涵盖重点联动发展区,主要包括厦门岛、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翔安空港新区、新一轮产业聚集平台(翔安、同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现代服务业基地)等规划时间产业布局规划期限为年-年三大区域产业布局一是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包括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二是联动发展区域,主要包括厦门岛、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翔安空港新区、新一轮产业集聚平台(翔安、同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现代服务业基地);三是功能辐射区域,主要包括厦门全域、厦漳泉大都市区、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
(一)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域
包括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
1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产业布局,分成四个功能区:(1)国际贸易综合发展区。位于东渡港区5#-28#泊位及后方陆域,含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象屿保税区二期,依托自贸试验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相关政策,加快原有的仓储物流保税功能向现代商贸商务功能转换,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国际文化保税贸易、台湾特色商品贸易、商业、商务、休闲娱乐、教育培训、文化服务等产业;提升客滚、内贸、近洋航线、对台航运物流合作等区域航运物流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供应链管理、城市城际共同配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绿色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态;借助高崎闽台中心渔港,重点发展休闲渔业、旅游体验、海洋文化、两岸农副产品(水产品)交易等。立足厦门国际贸易、对台贸易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建设集商务办公、贸易服务、政务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配套完善的自贸区CBD,打造自贸试验区的“城中之城”。
(2)邮轮母港配套区。位于东渡港区0#-4#泊位及后方陆域,立足两岸丰富的旅游资源、厦门城市名片和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充分挖掘、拓展自贸试验区旅游服务功能,培育和延伸邮轮经济产业链,推动邮轮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邮轮游艇特色旅游、滨海休闲、演艺娱乐、国际健康、旅游购物、旅游服务、商业零售、商务办公等功能业态,成为厦门打造国际邮轮母港的前沿平台。
(3)金融商务服务区。位于高崎国际机场北侧区域及空港片区西南侧枋钟路、成功大道沿线,发挥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先行先试作用,依托自贸试验区的相关政策,加大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创新力度,联动厦门岛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等区域,成为区外金融、商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重点发展跨境金融服务、航运金融、物流金融、贸易金融、融资租赁、金融交易市场、跨境电子商务等,着力推进两岸金融服务和金融创新,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成为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抓手;发展法律、会计、咨询、社会服务、文化创意、信息消费等服务,成为新兴服务业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4)临空产业集聚区。位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及周边区域,立足空港产业基础及置换建设的保税物流园区B区,发挥国际客流、商流、物流密集的独特优势,拓展高端服务、贸易、文化等功能,推动临空经济价值链高端化,重点发展飞机维修服务、航空总部、航空金融(飞机融资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贸易融资等业务)、现代物流、国际分拨配送、航空专业服务、文化保税展示交易、免税购物等功能业态,做好与翔安新机场规划衔接和联动发展。
图2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产业功能布局示意图
2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产业布局,分成3个功能区:(1)航运物流集聚区。位于海沧港中路与建港路以南区域,立足海沧港区航运物流发展基础和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加大港口服务拓展和创新力度,推动航运业、物流业向高端价值链发展,重点发展现代化港口、航运物流业,成为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
(2)临港产业发展区。位于海沧港中路以北、角嵩路以南区域,充分发挥海沧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重点发展离岸服务、国际航运服务、大宗商品交易、转口贸易、高端制造等现代临港产业,增强航运金融、航运咨询、航运交易、贸易经纪代理等航运服务功能,促进港口高端要素集聚。
(3)新兴服务业集聚区。位于角嵩路以北区域,推动出口加工区内原加工增值产业提升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等生产性服务业,吸引企业总部、创新性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器等总部经济或服务机构入驻,引导两岸青年到区内创新创业发展,建设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图3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产业功能布局示意图
(二)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域
主要包括厦门岛、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翔安空港新区、新一轮产业集聚平台(翔安、同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现代服务业基地)
(三)自贸试验区功能辐射区域
主要包括厦门全域、厦漳泉大都市区、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
目标建设产业布局厦门市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航运物流、金融服务、专业服务、高端制造五大产业集群,近期培育建设区域性融资租赁业集聚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地等十大功能性产业,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改革试验,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探索金融服务创新,基本建成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贸易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一区三中心”发展目标。5大产业集群1.国际贸易产业集群
(1)货物贸易通过制度创新和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的附加值,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促进货物贸易升级,强化进口功能,提升转口贸易功能。大力发展国际名品展示交易和保税期货交割,鼓励区内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引进更多企业和商品在区内开展仓储展示贸易业务,推动形成更多商品的进口交易中心。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通关效率,创新保税与保税延展货物联运模式,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创新引资策略,加快集聚供应链管理、贸易中间商等功能性市场主体,发展货物流在外、资金流、订单流集聚的离岸贸易。加快建设“大陆对台贸易中心”,加强与大嶝对台小额商品市场等载体联动建设,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放宽台湾商品免税额度限制。
(2)服务贸易放宽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围绕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会展服务、专业服务、通讯服务、教育服务、旅游服务、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制定扩大开放措施,逐步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限制措施,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深化厦台服务业合作,深化与台湾在通信、运输、会展、旅游、医疗、金融、中介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3)大宗商品交易依托厦门口岸贸易优势及其周边主要产业集群,引进国内外特别是台湾等地的各类交易主体,推进石油、有色金属、酒类、糖类、粮油等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新的大宗商品品种,包括石材、化工、大宗农产品、再生资源、钢材等。探索开展大宗商品中远期衍生品交易,争取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注重定价权和话语权提升,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平台成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定价中心。
(4)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平台,集聚跨境电商相关主体,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检验检疫、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地。充分依托厦门与台湾特有的海快通路,实现载量高、成本低、时效快的对台物流创新和监管模式创新;利用台湾亚太转运中心以及“六海一空”自由经济示范区优势,吸引全国往来两岸甚至欧美的快件货物以厦门为口岸、通过台湾中转,积极打造立足两岸、链动全球的跨境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支撑厦门形成东南国际快件及跨境电商货物集散转运中心。吸引跨境电商知名龙头企业、两岸电商龙头企业(包括各大支付平台)以及与其合作的供货商、分销商入驻,带动我市外贸企业面向消费终端的进出口。支持企业设立电子商务云办公平台。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支持企业赴海外建设跨境电商海外仓及相关配送体系。
(5)国际运营总部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先发优势(放松外汇管制、金融开放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等),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功能能级,集聚跨国公司、央企、台企、大型民企的区域总部,以及营运中心、管理中心、贸易结算中心、采购销售中心、研发中心等职能型总部,营造功能性机构发展的制度环境,打造“引进来”和“走出去”总部集聚地。
2.航运物流产业集群
(1)航运物流服务发展保税仓储、供应链管理、国际分拨配送等业务,推动仓储物流向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支持国际分拨配送中心拓展结算等功能,实现保税物流与非保税物流联动运作,建设两岸冷链物流中心。积极建设智慧港口,加快港口尤其码头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航运物流辐射功能,推进自动化码头、深水泊位、航道扩建等项目建设,调整海沧港码头功能,优化提升集疏运系统,整合后方陆域空间,积极扩充内贸沿海航线,大力发展国际中转、港内驳运、内贸中转等业务。加快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和海沧口岸综合物流服务基地建设,实现临港和铁路物流的双向促进发展,拓展服务腹地。支持推进“厦蓉欧快铁”项目及相关配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欧物流通道建设。
(2)航运专业服务大力发展基础航运服务业,规范航运代理市场,扶持面向远洋货轮的船供企业,拓展航次修理等高端服务,吸引大型现代船舶管理公司入驻,建立海员教育培养基地和劳务交易信息平台。加快发展航运咨询服务业,吸引国内外知名航运经纪公司、船级社、海事律师事务所等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航运经纪、船舶价值评估、船舶安全技术评估,以及有关航运融资、租赁、法律等咨询业务。探索发展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资本运作和航运金融信息服务等航运金融业,支持设立航运产业基金,为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等融资服务;支持设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培育航运再保险市场。
(3)国际中转集拼发挥集装箱运输优势,进一步突破航线航班、监管模式、运输政策等限制,在试点基础上扩大规模,发展航空快件国际中转集拼和港口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打造拆拼箱服务平台,方便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增设航线、航班,逐步开放地区航权,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口岸机场。
(4)国际航空服务依托高崎国际机场和规划建设中的翔安国际机场,发展航空总部、公务机服务、航空金融、航空要素交易和航空信息服务等,集聚国际航空资源要素,吸引现代航空产业链高端环节和新兴业态集聚。
(5)国际邮轮母港依托东渡国际邮轮母港,吸引国际邮轮公司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常态化运营驻港邮轮,发展境外邮轮租赁业务、邮轮金融业务、临港邮轮旅游商业集聚区、国际邮轮旅客集散中心,吸引邮轮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集聚。促进金门-厦门游艇自驾游旅游业务发展。在发展两岸邮轮航线基础上兼顾日韩、东南亚邮轮产品,拓展临港旅游商业经济,推动东渡国际邮轮母港成为海峡邮轮经济圈的核心港口。
(6)对台航运物流合作加强两岸港口对接,推动厦门港与高雄港、台中港建立港口合作联盟,引进台湾大型港口、航运企业,构建两岸“三通”重要口岸和高能级物流配送中心。深化两岸食品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加大专业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两岸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互认体系,打造台湾农产品、水产品和食品的大陆中转分销物流中心。加强两岸海洋渔业合作,建设集闽台水产品交易中心、冷链物流、水产品流通加工等于一体的渔港经济区。发展两岸海上快件业务,创新两岸海运进出境快件监管服务,通过两岸高速客滚船和陆海联运,建立两岸小型货物快捷通道。加快发展对台生产物流,推进工业企业物流服务外包,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依托、与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供应链物流服务。
3.金融服务产业集群
(1)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贷款,跨境投融资、担保、发行人民币债券,设立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的各类金融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等业务,鼓励厦门金融机构与境外金融机构开展货币清算业务,建设两岸货币清算中心。争取优惠政策,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凭区内机构和个人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区内执业的个人开展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可按银行结算账户制度的规定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或者个体工商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办理人民币跨境收付;允许区内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需要,开展境内外关联企业间的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
(2)融资租赁建设区域性融资租赁业集聚区,发展飞机、航空航材、船舶融资租赁和航空交易市场,拓展大型设备、医疗器械等融资租赁。开展对台离岸租赁业务。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在区内设立专业子公司,促进融资租赁公司专业化发展,探索建立融资租赁产权交易平台。支持在区内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企业开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保理业务,取消金融类租赁公司境外租赁等境外债权业务的逐笔审批,实行登记管理,对区内融资租赁公司境外租赁业务实行备案制。
(3)资产管理集聚跨国公司资金管理中心,发展资产和财富管理公司等机构,拓展自贸试验区资产管理功能。
(4)专业金融整合区内现有金融支持体系,发展金融物流仓储、商品交易中心等金融服务。积极培育互联网金融,在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诚信、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其在支付、融资、理财等方面的快速简便功能,以及对中小企业更有效的金融服务能力。培育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确立“三融”发展战略,引进管理咨询机构、私募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为区内服务业总部经济及孵化中心提供助推器。
4.专业服务产业集群
(1)文化产业发展进口文化艺术品和文物的保税展示、拍卖等新业务,建设文化保税产业中心,带动演艺、娱乐、高端商业等集聚发展,努力建设国家两岸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2)科技服务积极对接台湾重点高校及研究机构,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鼓励设立创业孵化服务、技术评估、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机构,发挥科技金融作用,促进两岸技术转移和创新成果转化。
(3)信息服务围绕增值电信领域的开放,重点发展移动互联、互联网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建设两岸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推动设立“离岸云计算中心”,开展离岸呼叫中心业务。
(4)社会服务业医疗服务。吸引一批国际高端医疗品牌入驻,鼓励外资投资国内技术水平相对较弱的领域的专科诊所。利用保税优势,发展依托大型医疗设备的医疗服务,联动发展医疗器械、高端检测仪器等健康服务产品的展示交易。深化两岸养生健保、健康照护等合作。
(5)教育服务教育服务。吸引台湾及国内外优质教育培训品牌,发展合作教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促进教育培训业国际化发展。5.高端制造产业集群
(1)飞机维修巩固现有结构维修、发动机、起落架、部附件等维修能力,拓展零部件维修、零部件制造、公务机维修及改装产业,择机发展通用飞机组装业务。创新航空维修监管办法,建设全球重要航空维修基地。
(2)新材料与新能源重点发展硬质合金、特种丝材、功能材料等钨深加工产品,发展贮氢合金、钴酸锂等电动汽车新能源材料及产品。
(3)加工增值促进传统加工制造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低碳环保、占地面积小的高端制造转型,向时尚化、个性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新型工业转型,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提升,并与临港地区联动发展。
产业规划十大亮点11、加快建设“大陆对台贸易中心”
根据规划,厦门片区将大力发展国际名品展示交易和保税期货交割,鼓励区内企业统筹开展国际国内贸易,引进更多企业和商品在区内开展仓储展示贸易业务,推动形成更多商品的进口交易中心。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通关效率,创新保税与保税延展货物联运模式,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大陆对台贸易中心”,加强与大嶝对台小额商品市场等载体联动建设,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放宽台湾商品免税额度限制。
22、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条件
放宽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围绕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会展服务、专业服务、通讯服务、教育服务、旅游服务、文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制定扩大开放措施,逐步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限制措施,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深化厦台服务业合作,深化与台湾在通信、运输、会展、旅游、医疗、金融、中介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33、打造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依托厦门口岸贸易优势及其周边主要产业集群,引进国内外特别是台湾等地的各类交易主体,推进石油、有色金属、酒类、糖类、粮油等大宗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平台建设。积极拓展新的大宗商品品种,包括石材、化工、大宗农产品、再生资源、钢材等。探索开展大宗商品中远期衍生品交易,争取开展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注重定价权和话语权提升,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平台成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和定价中心。
44、发展跨境电商平台
发展跨境电商平台,集聚跨境电商相关主体,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检验检疫、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地。充分依托厦门与台湾特有的海快通路,实现载量高、成本低、时效快的对台物流创新和监管模式创新;利用台湾亚太转运中心以及“六海一空”自由经济示范区优势,吸引全国往来两岸甚至欧美的快件货物以厦门为口岸,通过台湾中转,积极打造立足两岸、链动全球的跨境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支撑厦门形成东南国际快件及跨境电商货物集散转运中心。
55、支持推进“厦蓉欧快铁”项目
积极建设智慧港口,加快港口尤其码头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航运物流辐射功能,推进自动化码头、深水泊位、航道扩建等项目建设,调整海沧港码头功能,优化提升集疏运系统,整合后方陆域空间,积极扩充内贸沿海航线,大力发展国际中转、港内驳运、内贸中转等业务。支持推进“厦蓉欧快铁”项目及相关配套,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欧物流通道建设。
66、发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
发挥集装箱运输优势,进一步突破航线航班、监管模式、运输政策等限制,在试点基础上扩大规模,发展航空快件国际中转集拼和港口国际中转集拼业务,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打造拆拼箱服务平台,方便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增设航线、航班,逐步开放地区航权,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口岸机场。
77、促进金门-厦门游艇自驾游
依托东渡国际邮轮母港,吸引国际邮轮公司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常态化运营驻港邮轮,发展境外邮轮租赁业务、邮轮金融业务、临港邮轮旅游商业集聚区、国际邮轮旅客集散中心,吸引邮轮产业链上下游产业的集聚。促进金门-厦门游艇自驾游旅游业务发展。在发展两岸邮轮航线基础上兼顾日韩、东南亚邮轮产品,拓展临港旅游商业经济,推动东渡国际邮轮母港成为海峡邮轮经济圈的核心港口。
88、建设两岸货币清算中心
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和贷款,跨境投融资、担保、发行人民币债券,设立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结算的各类金融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等业务,鼓励厦门金融机构与境外金融机构开展货币清算业务,建设两岸货币清算中心。
争取优惠政策,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凭区内机构和个人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在区内执业的个人开展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可按银行结算账户制度的规定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或者个体工商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办理人民币跨境收付;允许区内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和管理需要,开展境内外关联企业间的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业务。
99、吸引国际高端医疗品牌入驻
厦门片区积极发展社会服务业,医疗服务方面,吸引一批国际高端医疗品牌入驻,鼓励外资投资国内技术水平相对较弱的领域的专科诊所。
利用保税优势,发展依托大型医疗设备的医疗服务,联动发展医疗器械、高端检测仪器等健康服务产品的展示交易。深化两岸养生健保、健康照护等合作。
教育服务方面,吸引台湾及国内外优质教育培训品牌,发展合作教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促进教育培训业向国际化发展。
1010、建设全球重要航空维修基地
厦门片区发展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其中,飞机维修方面,巩固现有结构维修、发动机、起落架、部附件等维修能力,拓展零部件维修、零部件制造、公务机维修及改装产业,择机发展通用飞机组装业务。创新航空维修监管办法,建设全球重要航空维修基地。
十大区域中心建设1建设区域性融资租赁业集聚区
扩大飞机融资租赁业务,拓展船舶、高端医疗设备、大型基础设施设备业务;开展对台离岸租赁业务,发展融资租赁、保理等混业经营非银行金融业务。
2建设冷链物流中心
创新两岸冷链物流市场合作机制,率先建立两岸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体系,打造全程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和区域性进口冷冻食品物流配送中心。
3建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基地
争取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试点政策,探索创新跨境电商货物依出区状态监管,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各项服务功能,探索开展跨境直购进口、保税直销等业务,建设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仓储中心。
4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建设厦门石油交易中心、泛亚商品交易中心和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允许台湾地区企业法人在区内开展交易业务,打造石油、粮食、水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5建设保税展示销售中心
打造海峡两岸进口产品包括快速消费品、文化用品等的保税展示销售中心,形成“前店后库”的运营模式。加快海峡收藏品交易中心、华辰文化保税贸易平台等建设。扩大完善优传、东南酒业销售规模和辐射区域。
6建设两岸跨境人民币合作先行区
发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和双向资金池业务,建设两岸货币清算中心。允许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允许区内企业开展集团内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鼓励厦门金融机构与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建立结对两岸货币清算业务。
7打造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
支持信息技术和设计集成服务外包,培育和聚集手机APP、智能电机电枢片设计制造服务外包。同时发挥园区集聚新业态、新模式优势,围绕两岸青年创业特点,引导两岸青年到园区创新创业发展,建设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8建设航运物流中心
允许自贸试验区试点海运快件国际和台港澳中转集拼业务。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探索建立货物分类管理制度,即口岸货物、保税货物、非保税货物分类监管制度。争取海沧保税港区成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吸引外籍船舶参与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增设船籍港,拓展中转业务,发挥海沧港20万吨大型集装箱靠泊优势,打造重要的航运物流中心。构筑现代铁路运输枢纽中心,实施“区(自贸试验区)港联动”,带动与临港关联的产业发展,带动厦台与临港关联的产业发展,共同打造两岸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9建设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区
开展承担台湾地区保健食品、化妆品和科学中药、医疗器械进入大陆注册审评、检验、审批等试点工作,促进台湾地区生技产业在厦门投资聚集。
10建设全球重要航空维修基地
创新航空维修监管办法,支持飞机发动机等零部件维修产业的发展。
31项产业项目表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与规模(共31项)
一、国际贸易服务
1
厦门海沧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
建设石油(厦门石油交易中心)、糖类(厦门国际食糖交易中心)、红酒交易(东南红酒交易中心)、燕窝(中国燕都)、进口食品等专业交易市场。
2
厦门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项目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建设进口商品集散中心,提供仓储、集散、配送、展示等服务功能。
3
两岸贸易中心二期
项目以口岸联检中心为核心功能,创造“快捷、便利、安全”的口岸通关环境,建设海峡西岸功能完善的口岸联检与物流营运中心。
4
海西电商园
项目拟分期开发,一期计划占地41万平方米,拟打造集电子商务企业研发、办公、展示体验、销售、仓储等功能聚集的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区。
5
厦门空港产业园
建设空港产业园,发展航空货运,航空快递,航材供应、分销、仓储,飞机国际维修等产业,开展研发设计、检测、航空要素交易、航空信息、航空金融等服务。
6
两岸农水产品交易中心
建设台湾输大陆农水产品监管平台及快速验放信息系统,开展两岸农产品、水产品、食品等展示、交易、物流、金融等服务。
7
元初平行进口汽车展示项目
上海元初集团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平行进口汽车展销中心。提供汽车保税仓储、物流、维修等综合业务。
二、航运服务
1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
建设区域性航运服务中心、航运交易信息平台,以航运办公为主,兼具商务办公、酒店、会展会议、休闲购物中心等综合商业配套功能。
2
厦门海沧港区建设工程
含海沧港区20#、21#泊位等具体项目
3
两岸海运快件中心
建设两岸海运快件服务平台,通过与海关、国检监管系统、台湾关贸网等对接,实现通关无纸化、快速化、便利化,提升通关效率,推动厦门成为两岸快件重要的物流节点。
三、现代物流服务
1
中储粮厦门产业园一期项目
主要建设库容50万吨的粮食储备库,及贸易、物流等配套产业。
2
厦门航空港现代冷链物流中心
项目以冷冻冷藏为主,高温、恒温、干仓为辅,建设农产品、医药产品冷藏物流中心。
3
厦门航空物流运营服务中心
项目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主要为入驻厦门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的企业提供商务办公、物流、金融、检验检疫等配套服务。
4
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B区(航空港)
发展飞机融资租赁、航材保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业务。
5
华夏电力冷链产业园区
预计一期建设大型冷库4个,每个5万吨,建设食品加工园区20万平方米,建设电子交易中心大楼和总部经济大楼一栋,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四、金融服务
1
泛亚商品和两岸金融资产交易中心
经营有色金属、大宗商品等现货交易、网络服务、咨询等业务。
2
区域性融资租赁中心
建设融资租赁平台,引入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展飞机、船舶、大型设备、高端医疗设备、轨道交通、大型基础设施等融资租赁业务。
3
融资租赁项目
引进国内大型机车、船舶制造企业在厦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经营大型制造业设备的转口租赁出售等业务
4
中信信通(厦门)金融物流仓储
暂定选址海沧物流园区,属金融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受金融系统认可的仓储物权、物值第三方监管登记机构,为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转让、保理、大宗商品交易等金融创新创造信用担保条件,鼓励其结合资金跨境结算、离岸金融服务等将业务范围拓展至境外市场;(2)培育金融仓储物资、货权交易市场,实现货物(权)保值增值、风险对冲功能。在条件成熟时,发起申请全国金融仓储、金融物流标准的知识产权。
5
常青汇金融资租赁(厦门)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等。
6
睿坤(厦门)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等。
五、新兴服务
1
海峡收藏品交易中心一期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分为五个子地块,建设文物收藏、交易、当代艺术收藏品、精致酒店、城市文化广场及商业配套等。
2
厦门服务外包产业园
计划2年内改造超过15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楼宇经济,构建承载国际商务、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研发检测、信息技术、大宗商品交易、金融服务、融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3
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
依托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发展高新技术研发、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服务。
六、旅游会展服务
1
国际邮轮母港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亩,一期用地面积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航站楼、配套道路工程、市政配套设施、码头岸线改造及港前疏浚和综合体开发等。
七、高端制造业
1
IOI棕榈油深加工项目
分两期建设集特种脂、油脂加工与棕榈油精炼为一体的棕榈油综合加工基地。
2
AAC瑞声科技
主要从事手机半导体封装及微机电(MEMS)芯片制造,产值将达29亿元。
3
贝姆勒精密机电(厦门)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为装备制造业、自动化行业以及机器人行业提供直流伺服电机电枢片的研发和生产。投产6年内年产值可达9亿元。
4
水处理膜制造
主要生产水处理膜、水过滤滤芯设备,产值6-10亿元。
5
柯达柔性触摸电路膜
主要生产柔性触摸电路膜、机板等电子配套元器件。
6
台湾佳格葵花籽油项目
主要从事葵花油的精加工生产,年产20万吨。
来源:自贸区厦门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