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南沙区可谓大丰收年,就目前为止,广东检疫检验局的创新驱动使南沙自贸区得到更好的发展,以下是南沙自贸区的发展实记。
—广东检验检疫局创新驱动自贸区发展纪实
南沙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浩荡珠江奔流到此而入海。澎湃的江水与宽广的海水交流汇聚,孕育出创新的因子,激荡起改革的乐章。
年4月,随着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落地,广东南沙再次承担起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使命。围绕“创新、特色、升级版”的总要求和总方向,在这片承载更多期望的热土上,广东检验检疫局全面开展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措施创新,全面深化“智检口岸”一体化综合业务改革,大力推动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全力服务自贸区发展,在创新体制机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贸易便利、服务产业发展以及加快互联互通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创新中求变革时间追溯到广东自贸区挂牌后首月。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来到南沙新区片区调研。受广东局局长、党组书记詹思明委托,南沙检验检疫局向胡春华重点汇报了质检总局、广东局高度重视广东自贸区发展,注重顶层设计,运用“互联网+”理念,全力建设和应用“智检口岸”公共服务平台的情况。
对此,胡春华给予高度赞赏。他表示,运用互联网办公是未来发展趋势,并关切地询问“智检口岸”新模式何时能全面实现。当听到目前覆盖一半以上货物,力争年底全覆盖时,胡春华非常高兴,给予肯定。
制度创新,贵在采用新理念、新方式,出台新政策、新办法,形成新机制、新平台。为构建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规则体系,广东局准确把握广东自贸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战略定位,研究出台了《支持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工作措施》,提出了25项支持措施,其中有17项是专门为南沙自贸区量身定做的创新制度。在广东局的积极建议下,质检总局正式出台了《关于深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支持自贸区发展的意见》,提出22条具体措施支持自贸区发展,将广东局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
在此基础上,广东局进一步密切与质检总局相关司局和广东省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全力推进广东自贸区建设实施方案及南沙新区片区方案的重点任务落实。
作为口岸管理部门,如何切实做到管住管好又高效便利,对于国际贸易便利化至关重要。运用“互联网+”理念打造“智检口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科学有效的路径。
广东局在全国率先推出“智检口岸”一体化业务综合改革,进行检验检疫模式重构和流程再造,对内整合业务信息系统,对外提供口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通过实施事前备案、采信第三方、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形成闭环监管,实现口岸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智能化的有机结合,达到源头可溯、责任可究、风险可控,从而做到了管得住、管得好、通得快和通得明。
对企业来说,可以直接通过“智检口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申报并查询业务流程和检验结果,全面实现“六零”申报(零纸张、零距离、零障碍、零门槛、零费用、零时限)。
目前,“智检口岸”被广东省列为广东自贸区创新举措之一,作为经验进行总结。
“‘智检口岸’成为南沙自贸区的鲜明特色,成为自贸区新业态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对此,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高度肯定,并专门提出表扬。
“通过智检口岸一体化业务综合改革,最终实现由检到管、由传统到科学、由粗放到精准、由人工到自动、由封闭到开放的检验检疫工作新模式,全力打造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广东升级版。”詹思明为“智检口岸”描绘出光明的前景。
创新中要活力周末的清晨,位于南沙金洲地铁站旁的风信子跨境电商体验店人头涌涌,数百名消费者早已在店门口排起了长龙,等待进店购物。居住在附近的陈小姐表示:“每个周末都这样,现在这里的人气越来越旺了。”
专程从广州驱车前来的张女士表示,自己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购物了。“从南沙进口的跨境电商商品可以在网上直接查到商品来源,产品质量有保障,我们购物更放心。”
活力源自人气,人气源自信心。按照质检总局关于支持跨境电商的一系列意见和要求,广东局着力简化口岸环节,加强事后追溯,支持自贸区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
该局开发了跨境电商业务系统,对跨境电商进区申报、出区核销、自动布控、三单比对、清单管理、电子账册等进行监管,实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质量安全监测,做到信息全收集、物流全监控的闭环监管,加快了跨境电商商品的物流速度,为跨境电商业态发展释放了巨大活力。
今年6月1日,广东局在全国自贸区中率先推出跨境电商商品溯源功能,标志“智检口岸”向政务全透明、数据全开放的检验检疫平台迈出关键一步。消费者只需通过互联网登录“智检口岸”,输入订单号、快递单号或身份证号任意一项,即可快速查询经南沙自贸区进出口的跨境电商商品申报原产国、生产企业、入境口岸等18项信息。通过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促使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更好地履行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义务,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购物。据统计,截至8月底,南沙自贸区跨境电商商品质量溯源网络查询量已超过次。
改革创新千头万绪,以简政放权的“减法”,焕发市场活力的“乘法”——无疑是最有分量的创新。
“通过‘智检口岸’平台在线就可以完成企业备案和产品备案,通检非常便捷高效,企业真正享受一站式服务。这就是我们选择落户南沙的原因。”唯品会进口业务部高级经理孙祺的表述道出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心声。
据统计,截至8月底,已有家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在南沙局备案,备案商品4.37万种。自贸区挂牌后进境商品.82万批、货值3.29亿元,货值比挂牌前增长.74%。唯品会、京东、亚马逊、苏宁云商、天猫国际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业务相继落户南沙,南沙口岸成为国内大型电商布局的重点区域,南沙跨境电商业务迎来了井喷式增长。
创新中提效率“53、54、55,这台车通过用了55秒。”
“37、38、39,这台车通过只用了不到40秒。”
在南沙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管区的闸口前,一群年轻的记者正在掐着表计算每一台货柜车从进闸到出闸的时间。“若不是亲眼所见,这样的速度真是让人难以置信。”一名记者兴奋地表示。不到1分钟完成货柜的全部查验流程,让检疫查验进入“读秒时代”。
近年来,我国市场采购出口业态增长显著,尤其是广州地区集中了多个批发市场,价格便宜,大量商家从这些批发市场采购商品出口到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市场采购业态对于南沙自贸区打造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但这一行业也一直存在采购链条长、质量参差不齐、诚信机制缺失等问题。如果按照传统手段通过提高查验率来加强监管,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通检效率。
针对这一情况,广东局着力打造市场采购商品出口“南沙模式”,在南沙自贸区创立全国首个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管区,采用“线上平台+线下检管场”组合监管的创新模式,在全国率先采信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的第三方机构检测结果,大幅提高检测效率。根据企业的诚信、分类管理类别、商品风险等设置检验监管规则,系统自动布控。商品风险低、企业信誉高的免予查验,绝大多数货柜实现1分钟内办结所有手续。
由“高射炮打蚊子”的粗犷式查验转变为“外科手术式”的精准监管,在查验率降低90%的情况下,商品合格率大幅提升24个百分点。
效率的提升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沙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管区的高效便捷吸引了大批市场采购商家落户南沙,市场采购出口航运成为南沙港非洲及东南亚航线的主力军,直接拉动南沙港区新增13条国际航线,有力地推动南沙自贸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年1月至8月,在广东省外贸总体下滑的情况下,南沙市场采购商品出口一枝独秀,标箱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41%和46%。
创新中谋发展7月10日,在位于南沙龙穴岛的粮食通用码头,一艘来自印度的国际船舶装载着重约吨、共件花岗岩石材,缓缓地驶进港口。完成码头靠泊后,南沙局工作人员立即登轮对船舶和货物进行检疫和放射性检测。在确认无异常情况后,货物转驳船直接运往云浮港。这一次国际船舶货物的中转,标志着南沙自贸区“无水港”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推进南沙港区与内陆地区合作江海联运,建设“无水港”,是南沙自贸区打造国际航运物流中心的重要一环。广东局积极推动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建设,争取了一系列支持南沙航运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入境货物给予允许国内转运的通关便利化措施,支持南沙港区的欧美航线做大做强。在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创新进口货物中转分流监管模式,从南沙港区入境的国际船舶和货物通过南沙局“智检口岸”平台申报并申请中转分流,运往内陆“无水港”。目前,已在清远、韶关、中山、顺德、云浮、肇庆等地建设对接南沙港的“无水港”,对奶粉、水产品、石材等大宗商品实施中转分流,下一步将扩大到其他口岸和全部货物。
“货物通过南沙智检口岸平台申报并申请中转分流,在入境口岸仅需实施船舶检疫、货物预防性检疫和放射性检测,就可转驳船运往内陆无水港。”南沙局通用办王其苑表示。通过信息化手段,“无水港”所在地检验检疫局同步接收分流信息,企业无须再奔波于属地和口岸之间,而且转运全程实施GPS监控,货物到达“无水港”所在地后再进行检验。
“该模式实施后,将有力拉动航运和贸易增长,为促进广东外贸增长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伟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创新推动发展,广东局通过便捷高效的制度设计,打造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广东升级版,切实推进自贸区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构建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该局制定了商品交易中心个性化培育措施,积极打造自贸区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打破批批检验的旧模式,率先在南沙对进口食品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按照进口企业信用记录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量化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别企业进口食品的差别化监管。积极争取质检总局支持平行进口汽车政策,构建覆盖事前风险评估、事中过程监管和事后“三包”召回的平行进口汽车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努力在提升便利化水平的同时,做好宏观质量安全监管。大力促进南沙高端制造业发展,通过构建科学的维修/再制造机电产品检验监管模式,对自贸试验区内维修/再制造用途一般风险机电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免予备案和装运前检验,进行诚信管理和差异化检验监督管理,实施不定期抽查,全力支持自贸区高端制造业做大做强,吸引了海瑞克等世界知名企业入驻并开展业务。
推动建设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加强粤港澳产品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研究合作,试行粤港澳认证及相关检测业务的互认制度。在该局的推动下,国家认监委发布了年第七、八号公告,鼓励港澳权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在南沙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展业务。此外,适度放开港澳认证机构进入自贸试验区开展认证检测业务,比照内地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给予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的合资与独资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同等待遇。
同时,进一步简化和下放管理权限,对非食用动物产品等大部分动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审批无纸化,实现申报电子化,超过80%的进口许可证申请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办理的全部流程。将进出境动植物产品(活动物、种子种苗除外)企业注册登记和备案、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备案、进口水产品存储冷库备案权限下放自贸区检验检疫机构,实现注册登记、备案受理、考核、颁证一个窗口全部落实。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时代的大潮已在珠江涌起,站在潮头,广东检验检疫人将继续秉承“保国为民、敢为人先”的精神,全力推动南沙自贸区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走在前列。
来源:大南沙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