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日,江苏师范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成立。它是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建设的背景下成立的一家重点研究智库,是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的重要成员。此前,江苏师范大学与国研智库、商务部研究院、江苏省社科院、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共六家单位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上,与江苏省商务厅签署了共同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研究合作协议。
?实际上,江苏师范大学自贸区研究院,不只是一家研究自贸区的重点机构,还是一家对任何有关国强民富问题都会产生浓厚兴趣的研究平台。因为我们坚信,在内容上不设限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在工具上不设限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在方向上不设限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所以,与其说我们研究“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如说我们依循自由之律而展开致用之研究。
在中国,如果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有效主导为经济奇迹的创造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基础和政策支撑,那么民众脱贫求富欲念驱动下所采取的市场性行为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对僵化机制的突破则为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而其所指向的制度改革则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突破了障碍,从而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长。这种聚焦于要素自由化配置的“自下而上式发生”和“自上而下式推广”相并存的制度改革,共同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因为自由,土地要素才得以优化配置。从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到改革开放前农民承包土地的“悄悄”尝试,再到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再到当下的土地确权和规模化经营,无不表明:对于资源禀赋相对稀缺的农民而言,土地要素更为自由化的流动以及其所带来的生产自主性的提高,能够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生产活力,进而带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毫无疑问,聚焦于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相关制度改革,极大地解决了广大人群的温饱问题,因此是中国取得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
因为自由,剩余劳动力才得以有效转移。人均耕地的规模限制和农业生产收益的边际递减,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进行非农生产,这既满足了工业化用工的市场需求,又带来了更多的工资性收入,而其所催生的人口自由流动诉求则使政府逐渐放松了户籍管制,这对于促进劳动要素更为优化的配置以及对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无疑意义重大。
?因为自由,资本投资才得以市场化运作。从早期对个体经营“小本生意”的管制,到后来乡镇企业的“遍地开花”,再到当下民营企业的急剧扩张,同样表明:当由民众自发形成的求富欲望与投资管制政策放松相结合时,其对资本累积、产出增长和民众脱贫所带来的影响深远而长久。
依此自由,实践中治理制度的改革与深化方有指向,理论中学术研究的初心与使命才显情怀。依此自由,江苏师范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成立!
携全院成员: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的指导与支持,恳请一如既往、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