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曜讲座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

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

主讲人简介:MichaelJohnRowlands(罗兰),年获得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学位后,年任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讲师,后于年成为物质文化研究教授,曾担任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洲,研究兴趣集中于物质文化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长时段的社会文化变迁、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物质文化》(MaterialCulture)杂志主编。著有《物质文化研究手册》(HandbookofMaterialCulture)、《重估历史:诸文明与时间性》(Re-evaluatingthelongterm:civilisationandtemporalities)等著作。

年10月27日下午,伦敦大学学院著名人类学家罗兰教授应邀来到应邀到云南民族大学举办题为《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的学术讲座,这是马曜讲座第六十二讲。讲座由我校民族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高登荣教授主持。

高登荣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罗兰教授。罗兰教授以前在我们学校做过一次报告,此次到昆明来也是故地重游。罗兰教授是考古学出身,在比较长的时间集中在物质文化的研究。今天的讲题是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这恰好与大人类学的学科体系相吻合。我们学校的学科构成还是有点仿北美的系统,是传统的分科类型,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的架构还是走的比较传统的大人类学的架构。所以说,罗兰教授的讲座肯定能给大家带来比较深的启发。罗兰教授要使用英文演讲,因此请来了罗攀博士进行现场翻译。罗攀博士现在在中国民族博物馆工作,原来是王铭铭老师的学生,后来在香港拿到了博士学位。讲座结束以后,请民族研究所的黄建生教授做评议总结。

以下是罗兰教授讲座内容。(标题为编者所加)

一、前言

非常感谢高老师的邀请,也非常荣幸来到云南民族大学来做这次讲座,很抱歉这次用英文做这次讲座,因为我的中文基本上可以忽略。我的题目是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之所以用这个题目是为了把我们的话题能够连接更广阔的学科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在这次讲解中间我首先会勾勒一个20世纪的欧美语境下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关系。然后再接着我会提到博物馆人类学如何保持民族学的工作方法同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gd/8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