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贸区一周年,都有哪些新鲜事

懂小姐按:从年4月21日至今,整整一年时间,广东自贸试验区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推进金融开放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明显成效。广东自贸试验区到底做了哪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与创新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数说广东自贸区一周年”。

“超亿”:截止到年底,面积仅.2平方公里的广东自贸试验区的GDP(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GDP。

“3天”: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注册一家外资企业审批的时间只需要三天,而一年前,需要的时间是33天,甚至更久,以负面清单管理为重点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使得广东自贸区内行政审批“速度”已经全面看齐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10分钟”和“5个零”。一罐进口奶粉通关时间由原来的3-5天时间缩短到10分钟。广东自贸区打造智能化通关体系,海关平均通关效率提升50%,检验检疫查验率降低90%。

“亿”。在我国设立的四个自贸区中,广东自贸试验区致力于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目前,区内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备案金额超一千亿累计提款金融超亿,业务规模领先全国。

“51%”。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内,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基本形成。截止今年二月,外商投资企业在自贸区内大幅增加,达到家,吸收合同外资数占到了同期整个广东省的51%,达到亿元人民币。

作为广东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头号工程”,首批60项制度创新经验,其中27项已向全省复制推广。第二批项制度创新经验也将于近期在全省复制推广。广东自贸试验区不仅为全省深化改革“探路敲门”,更为自贸区国家战略的发展贡献出“广东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gd/7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