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江苏”导读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设立两年来,江苏自贸试验区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新经济和新支柱产业为重点、以联动发展为依托、以风险防控为底线,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建设发展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请苏州国际商事法庭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地方法院设立的首个国际商事法庭。作为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专门审判机构,该法庭集中管辖苏州市范围内有关涉外商事案件,具体管辖苏州市辖区诉讼标的额不满人民币50亿元的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当事人不服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作出的涉外民商事案件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应由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具有涉外因素或与开放型经济相关的案件等,包括一方当事人为外商独资企业的民商事案件、信用证及保函纠纷案件、民商事司法协助案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等。
累计推出改革创新举措项,形成创新成果案例66项,省级以上“首创率”60%;以占全国自贸区2.78%的面积,贡献了全国自贸区7.9%的实际利用外资和11.2%的进出口总额……这张苏州自贸片区挂牌一年的成绩单十分惊艳。而如今,刚过一周岁的苏州自贸片区创新举措不断、创新成果斐然,苏州国际商事法庭作为苏州自贸片区落地的又一项制度创新举措,切切实实把自贸区的“含金量”转变为发展的“高质量”。
三大片区新增注册企业5.33万家
按照“人人谋创新”“周周有创新”的要求,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一批首创举措走向全省全国,打出了“试在江北”的响亮品牌。
南京片区将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最大优势。南京片区积极推动“互联网+”审批模式,“不见面”审批事项达到99%以上。创新开展“信用+承诺”绿色直通审批模式,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区域评估等“放管服”改革举措,“”改革目标持续提速。
坚持“法治先行、服务为先”,南京片区规划建设全国首个法治园区,引进最高法第三巡回法庭等“两庭五院”入驻,新区法院、检察院正式揭牌成立。加快打造国际“等高对接”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设立全国首个自贸区原创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仲裁院等正式运营,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积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产业链日益完善。
南京片区还设立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仲裁院,落地全省自贸试验区首个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聚焦企业融资、人才引进等难题,在全省首创小微企业“鑫联税”服务,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模式,打造线上金融服务平台——“融小北”,服务企业发展的“金融血脉”更加畅通。
今年7月,随着中炼能油(江苏)有限公司和江苏益源石化有限公司落户,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连云区块招商中心迎来了第家和第家企业。
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连云区块挂牌以来,聚焦“制度含金量”“战略产业链”“辐射带动力”三大方面,交出了一张高质量的答卷:累计集聚各类企业超过家,税收2.8亿元,并探索形成了11项改革试点经验,其中3项列为省级创新案例。
为服务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连云区块的发展建设,连云区各部门多次开展讨论会议,并成立自贸区专项招商服务中心,吸纳先进高标准人才,为招商服务建设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招商中心围绕市场主体优化改革,率先在全国实现开办企业“一次都不用跑”创新性流程。申请人准备必要证明材料和基本信息,通过网上平台填报,然后登录“江苏市场监管”App进行工商电子签名,即可完成工商登记环节,取得电子营业执照,随后完成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一系列流程。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连云区块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次都不用跑’意在让优质企业更便捷入驻,而非让不合规甚至违法企业搭‘自贸试验区便车’。所以从招商开始,到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的企业开办全流程,风控措施尤为重要。”
在企业开办环节,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连云区块与中国银行自贸试验区支行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去散留整,一平台一议”的思路,即参考连云区块招商平台的“白名单”企业,对其走绿色通道,减省上门核实等流程。与时俱进的进步思想和操作方式大大节省了企业设立各项成本,引起业界争相学习效仿。
截至今年6月底,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新增注册企业5.33万家,其中去年一年新增2.9万家,同比增长1.25倍。南京、苏州片区营商环境模拟排名分别位居全球第26、25位。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交汇点、扬子晚报、经济日报、现代快报、连网、新华日报
小编:Just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