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新闻发布会现场
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于年9月24日,涵盖合肥、芜湖、蚌埠3个片区,实施范围.86平方公里。安徽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人工智能、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产业,目前各个片区内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截至年底,安徽自贸区区内已经新设立企业家,签约入驻项目个,协议引资额亿元。近日,记者在安徽省政府的组织下,深入合肥、芜湖、蚌埠,全方位感受安徽自贸试验区各个片区建设的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合肥片区以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人工智能、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产业为主,基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的目标,自年9月24日揭牌至今年2月底,合肥片区新设立企业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亿,累计签约入驻项目数个,协议引资额亿元,累计进出口总额.54亿元。
作为合肥片区人工智能产业的排头兵,中国声谷在语音语义、量子计算、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领域积累了一批具备产业化条件的科研成果。中国声谷运营单位高级副总裁毛媛媛介绍说,“截止到年12月31号,中国声谷的入园企业数是家,完成产值亿。中国声谷园区内企业的线上线下营销平台通过自贸区这块试验田能够更快的走向全国甚至于走向全世界,通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中国声谷园区内一些信用良好的中小型企业直接通过信用的方式向银行贷款,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中国声谷展示大厅
同时,合肥片区坚持先行先试,梳理优化了一批制度创新事项,不断深耕改革自贸区这块“试验田”,释放了更多制度红利。
据中外运物流华中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娜介绍,自贸试验区通过长三角通关一体化的联动建设创新模式,为企业在国内外物流运输中减少了各种手续,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让企业真正享受到了通关便利和自贸实验区带来的机制创新上的一些红利。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负责人简瑞荣同样表示,长三角特殊货物产业一体化的改革,对企业有通关时效上的提升。据了解,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部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保持密闭不透光,以往过海关需开箱查验,容易损伤产品,现在通过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这些特殊产品通关无需开箱查验,间接提升了企业运转效率。
奇瑞汽车研发地
芜湖片区在制度创新上卓有成效,按照“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目标,突出企业需求、系统集成和对标先进,按照“一个月内基本成型、两个月内步入轨道、三个月内形成成果”的要求,芜湖片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截至目前,芜湖片区注册企业家,注册资本总和累计.6亿元,落户招商项目个,协议投资.8亿元。
奇瑞集团跨境电商负责人王志斌介绍,奇瑞智能网联汽车在制度创新实现了超越,奇瑞集团尝试探索国际双向贸易这种结算方式,通过将车卖出去,在国外以同等的货物进口过来,该结算方式不仅加大了出口,也对贸易国的所有物资出口有很大意义,这样的探索获得了自贸区政策支持。
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触摸屏使用效果
蚌埠片区围绕硅基、生物基、新能源产业,深化制度创新,优化项目服务,强化企业集聚,新增注册企业家,对比今年年初,增长%以上,已签约项目56个,总投资.8亿元。
位于蚌埠片区的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以加工液晶显示屏等产品为主,在公司展示厅内,智能液晶显示屏、智能茶几等产品引得众人驻足观看。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当日,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就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蚌埠片区首票出口货物——液晶显示屏,该批货物通过外贸平台——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开展出口业务,金额余万美元,第一时间享受到安徽自贸试验区启动带来的方便快捷。
安徽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积极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重点在营商环境、投资贸易、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联动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综保区外发加工、集团保税监管、区块链无纸化进口放货等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已经成效初显,为安徽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