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7月15日,为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规范在线庭审的需求,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联合市银行业协会正式开通运行设置在金融机构的全市首批“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重庆市银行业协会、重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开通仪式。
开通仪式
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裘晓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给以线下为主的司法模式带来挑战,中国各地法院广泛推行在线开庭和调解的审判模式,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便利。但实践中发现,在线审判这一新模式存在粗放化、不规范的问题。此次共建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是人民法院和金融机构共同规范在线审判的有益尝试。下一步,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将携手各大金融机构,以庭审专区为抓手,共同规范在线审判程序、提升在线审判质量,更加公正依法保障金融债权、服务自贸区发展,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重庆市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王成保表示,“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开通后,重庆市银行业协会将及时搜集、反馈、解决首批“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与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共同推动将“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推广至更多金融机构。重庆银行副行长隋军、光大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朱鸿春、华夏银行重庆分行首席风险官孔德强先后发言,从银行的角度表达了规范在线庭审的需求和庭审专区开通的意义。随后,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同点亮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开通装置。现场观摩
“庭审专区”开通后,与会嘉宾现场观摩了在线庭审。承办案件法官在法庭与在“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的金融机构代理人以及其他当事人,即时联线、互联互通。通过设置在“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的两个高清摄像头,可以清楚的看见金融机构的当事人和实时展示的证据,并完全实现了声音和图像的高度同步,法官与各方当事人之间,都能实现如同在同一法庭上顺畅互动。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庭审在线上有条不紊进行。整个过程声音清晰,画面流畅,程序规范。随着当事人借助电子签名技术完成对庭审笔录的确认后,这场不到一小时的同步录音录像庭审顺利结束。媒体通气会
开通仪式后,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与重庆市银行业协会联合举行了媒体通气会。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小波和王成保副会长介绍了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建设和使用相关情况。
用户评价
“作为金融机构代理人参加诉讼,都会带上原始账簿等证据原件,但是金融机构对档案管理比较严格,每次开庭都是金融机构专门派人陪同代理人到法院参与诉讼,在当事人对电子化的纸质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的情况下,法院采用这种更加安全、更加方便的方式开庭非常好,减轻了诉累,解放了人力,同时在“庭审专区”旁听庭审,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普法的效果更好、效率更优”,华夏银行重庆分行风险总监刘克忠表示。“用金融云法庭开展庭审,很流畅,以后我们也在法院的指导下用相同标准来打造相对固定的云端庭审专区”到庭的被告某外地担保公司也对该院“金融云法庭”的方式表示认可。部分媒体报道
新华网
为提升诉讼主体的“用户体验”,提供更高水平诉讼服务,7月15日,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联合市银行业协会,率先在重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开通“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将庭审现场云端场所设在银行的办公地点,大力推进在线庭审的规范化、便利化。重庆日报
7月15日,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联合重庆市银行业协会率先在多家银行开通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开通庭审专区的银行,就该院享有管辖权的案件,都可以“足不出户”在银行里开庭打官司了。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金融云法庭庭审专区”具有示范意义,是司法便民、利民的生动体现,是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人民法院规范在线庭审的有益尝试,必将进一步促进司法公开、方便更多当事人快捷参与诉讼。年,该院网上立案率达80%,并在全市基层法院中率先与市银行业协会签订《诉讼文书电子送达合作协议》,将自贸区范围内的银行等40余家金融机构纳入电子送达范围,目前共完成电子送达余次。同时积极推进网上执行,在全市法院中率先探索网上执行立案和在线查控不动产。在实现网上立案、网上送达、在线申请执行后,通过深入推进金融云法庭建设,已经基本构建起了“云立案、云送达、云审理”的一体化在线诉讼程序。来源: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推荐阅读
男子到邻居门前喝农药后索赔,法院:不予支持!
重残妻子被净身出户,法院判决:房产归女方所有!
更多精彩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