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上海自贸区贸易
服务能力推进“一带一路”
贸易自由化的建议
提案人:王均金
界别:福利保障界
建议:提升上海自贸区贸易服务能力推进“一带一路”贸易自由化
关于提升上海自贸区贸易服务能力
推进“一带一路”贸易自由化的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海自贸区自自设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贸易监管制度和便利化体系,促进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来往,为我国参与国际投资贸易新规则的制定提供了实践经验。
但是,如何落实努力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的要求?如何实现国家所需要的贸易网络和贸易功能,特别是大宗产品交易这个关系到国家战略的贸易功能?如何通过大宗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实现更大贸易利益?这些都关系到我国是否有能力引领经济全球化。
因此,我建议:
一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大宗产品市场对接,深化和完善上海自贸试验区大宗产品交易市场。
首先要解决上海自贸试验区大宗产品交易市场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在国家相关法律出台前,建议上海市出台相关法律,作为以后上海开展大宗商品交易的法律指导规范。其次,建议在沿线国家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地建立大宗产品期货市场的现货交割地,这样可以强化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并尝试用人民币计价。最后,建议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协定或者其他相关协定,率先对相关国家的贸易商和投资商开放,成为大宗产品交易市场的主体。
二
通过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与沿线国家主要港口合作,成为国际转口贸易中心。
首先,是要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监管制度。其次,要设计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区的货物贸易监管系统。要使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区高效运转,必须建立起高效的货物便利化系统。将港口信息系统、自贸区物流监控系统等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为自由贸易港区提供平台支撑,同时与各类贸易相关执行主体对接。最后,要寻找作为自由贸易港区的国际转口贸易与沿线国家港区的深度合作。
三
在“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设立海外仓,推动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首先,要分析上海与周边地区与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情况,特别是中间品贸易的进出口情况,发展B2B和B2C的前景。其次,在沿线主要国家区域的生产集中地或者消费地设立海外仓,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保税区域直接对接,实现特殊监管区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最后,要根据我国提交WTO的提案,争取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
四
积极推进离岸贸易制度,加快与沿线国家的离岸贸易发展。
一是要对离岸贸易的税收制度进行研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离岸贸易发展和上海自贸港建设以及符合最新国际税收趋势的完整的税收制度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吸引外商新一轮投资,提高自贸港和自贸区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二是建立离岸贸易的贸易结算制度,改变以一般贸易为方式的货物监管模式;三是与沿线主要贸易国家货物贸易监管合作,体现贸易的真实性。
五
在“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措施企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服务平台功能的拓展,构建和成立“一带一路”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一,平台总体构架上,争取海关总署、商务部、外汇管理局等其他部委的支持,探索建立“一带一路”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部门涉及“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流程的相关信息资源,形成企业单点接入式“一带一路”公共信息门户网站。第二,充分利用国家层面与“一带一路”国家签署多个自贸协定(FTA)的机会,在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上,构建企业利用FTA的服务模块。第三,在综合服务平台上,纳入其他企业服务功能模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