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设立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后,
海南今年也加入其中。
10月16日,国务院印发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在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指出,《方案》是根据海南发展需要,充分吸收现有自贸试验区的试点内容,占海南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的60%。这意味着,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从诞生起就与众不同。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总体方案
▼
1、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创新贸易综合监管模式;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加快金融开放创新;
●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2、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
●提升国际航运能力;
●提升高端旅游服务能力;
●加大科技国际合作力度。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职能与流程优化;
●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体系;
●提高外国人才工作便利度。
4、加强重大风险防控体系和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建立健全贸易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加强口岸风险防控。
?
看亮点
虽然目前中国已有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但面积都是平方公里左右。而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则是“全域性”试点,共3.54万平方公里。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把整个海南岛作为自由贸易试验区,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亮点,“范围比过去大很多”。
而海南之所以“全域性”试点,王受文表示,这是为了充分发挥海南岛独立地理单元的区位优势和全岛试点的整体优势,便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增强制度创新的整体性、协同性,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试点任务。
张建平指出,海南的位置得天独厚,这样的条件使得在建设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时,不需要物理围网,因为它有天然的隔离。
此外,进一步扩大开放也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大亮点。
比如,《方案》指出,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船舶(含分段)及干线、支线、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外资股比限制,将增值电信业务外资准入审批权下放给海南省等。
张建平指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海南的开放程度要领先其他自贸区,这些措施是在已有自贸试验区开放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显示出海南在开放方面有更深、更大范围的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部主任贾晋京表示,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个开放幅度是在自贸区中名列前茅的,虽然这个概念不是新提出的,但海南自贸区可以说是真正落地的排头兵。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说,中国在最南端的地方,实现最大幅度、最高程度的对外开放,表明了整个中央的决策就是自主开放,而且要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
看不同
一直以来,海南致力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而如今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则结合了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特色的试点内容。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方案》指出,按照海南省总体规划的要求,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科学安排海南岛产业布局。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说:“海南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也是海南扩大开放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白明还指出,海南的发展不以简单的加工为基础,不做转口贸易,而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为主,“它的起点与重点和其他地方并不完全一样”。
何伟文表示,海南自贸区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不搞重工业,只能有先进的科技”。此外,海南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海南在这方面本身具有极大的优势,未来可能会成为国际会展、旅游、健康养生中心”。
海南自贸试验区还有一个战略定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