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自贸区一旦设立,经济规模超15万亿

搁置三年之久的中日韩三国峰会于年11月1日再次启动,标志着三国合作机制得到恢复的同时,更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三国在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谈判进程方面达成共识。中日韩均为世界前十大贸易国,若能够建立自贸区,就意味着亚洲会出现一个人口超15亿、经济规模超15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舆论自然纷纷四起:这该是多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那么,中日韩的合作为何能够再续前缘?又能为亚洲带来哪些影响呢?门当户对各有诉求

“可以说这是中日韩三国共同的诉求促成的,尽管三个国家各有缘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白明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仍然希望在未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而按照旧有的模式或路径已经很难取得明显进步。如何从原来的竞争优势转换到新的竞争优势,是中国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联合经济规模和质量都比较可靠的国家共同开拓市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白明说:“国际经济环境下,合作是最重要的,求同存异也好,联合博弈也罢,都是最大程度地寻求合作方式。对中国来说,日本和韩国不仅是近邻,还是质量很好的合作伙伴,可以说门当户对”。当然,并非中国已经建立的其他自贸区就不够好,“自贸区本身就是一张大网,越织越结实才好”。此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的成立的确为中国带来经济压力,而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方式就是扩展自己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白明指出,新的红利需要新的合作,曾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红利中国已经分享到比较满足的程度,而以后开疆扩土就必须有所创新。对中国而言,多年停滞不前的中日韩合作显然是个不错的机遇。一个巴掌拍不响,韩国和日本也都寄予希望。

当前韩国已经与全球47个国家建立了自贸关系,其对外贸易中40%均被自由贸易协定覆盖。那么,该国以后的发展势必向着覆盖率更高的方向。“谁最适合帮助韩国提高这个数字呢,这就是中国,因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再有日本的参加,那自贸协定在其对外贸易上的覆盖率能达到60%”,白明这样分析。韩国与中国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上的积极表现,也恰恰证明了上述观点。此外,白明认为韩国与日本的产业结构具有相似性,这两个国家在中国市场上属于竞争关系。“近些年,韩国之所以能在中国抢占更多份额,也与日本的消极表现不无关系,不过日本现在回过头来,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然而,日本已经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2国签署了TPP协议,而目前看来该协议的标准明显高于中日韩自贸区,因此有观点认为这一事实对三国当前的谈判非常不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就指出,日本在TPP中除了竞争不过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优势则比较明显,能够得到更多生意利润。白明则另有看法。他表示,TPP是否能为日本经济带来切实红利现在难以看清。“TPP12国中,日本与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合作已经很开放了,水平也早就比较高,至于其他国家,毕竟具体规则落实还需要不少时间,日本的安倍经济学也不会让这个国家白白等着。”因此,日本看到韩国的积极,又看到中国带来的机遇,不会袖手旁观。既然三国各有心意,经济规模又摆在那里,若未来合作能够落实,对亚洲经济一体化岂不是一份高效催化剂?想要弄清这点,先要看清亚洲经济合作的障碍在哪里。经贸格局变动大年3月17日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年度报告》(简称《报告》)指出,未来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在逐步放缓。该报告认为,亚洲区域内和区域间贸易增速的放缓和亚洲国际生产网络上存在的风险是亚洲经济体面临的两个最主要挑战。在应对出口放缓的同时,还要做好面对全球价值链重大重组的准备。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张茉楠指出,原本亚洲作为全球最核心的价值链和制造中心,内部具有非常紧密的产业关联性和经贸往来。而从经济上讲,亚洲各国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包括中日韩三国。但她同时指出,近些年来美国一直在经济上展现重返亚太的急切心情,试图重新布局该国在亚洲经济资源的配置,导致不确定因素和变化都在增加,而这是当前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最大阻碍。

这一点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看得见。“曾经,中国周边国家,比如越南、老挝、柬埔寨和菲律宾,与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合作非常紧密,但是现在碎片化的趋势就变得很明显”,张茉楠这样说,“大国之间的博弈和国际经济秩序变革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需要亚洲时刻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白癜风吃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sh/4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