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丨聚焦ldquo一带一路r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服务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试验区发展,年10月17日下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三周年之际,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市法学会主办、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协办的第四届东方法治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保障自贸区发展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举行。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审判长夏君丽、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茆荣华、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基雄、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黎淑兰、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院长张斌、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单晓光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朱丹主持。本次会议围绕自贸区货物出口贸易、平行进口和过境转运贸易、电商平台经营中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来自最高法院,全国11个自贸区所在地的高级法院,北京、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福州中院,上海三中院,上海部分基层法院的法官代表,以及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的专家学者、上海海关的代表,来自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和有关企业的代表近6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院长张斌首先致辞,他对各位嘉宾的莅临指导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三年来浦东法院在涉自贸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情况。1强化组织保障,狠抓执法办案成立了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了件涉自贸知识产权案件。同时,最高法院还在浦东法院设立了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联系点。2紧扣发展大局,服务营商环境制定了《司法服务保障浦东新区科技创新的意见》、召开“知识产权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法治论坛、编发《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动态与研究》系列刊物、开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3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升级版,扩大知产庭受理涉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范围,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化审判的优势和集中审判的规模化效益。接下来,浦东法院将进一步做好最高法院知产庭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联系点的工作,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单晓光作为会议协办单位代表发言,他介绍了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中所做的研究工作,并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贸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希望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持续加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sh/10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