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news/a_5748846.html
年4月10日,在美国芝加哥市卡尔登酒店大厅内,出现了这样一幕场景,已经卸任两年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屈身恭敬地与一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国耄耋老人握手,并再三向老先生表达英国政府和民众深深的感谢和敬佩之意,那么,这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国老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呢?英国人为何要向他表达感恩之情呢?
这位时年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老人名叫刘放吾,曾任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团上校团长,当年正是由刘放吾亲率团全体官兵驰援仁安羌,并取得了仁安羌大捷,解救出了被日军围困的英缅军余人,以及英美新闻记者、传教士、仁安羌油田和炼油厂工程技术人员眷属等余人,刘放吾团长及团官兵的英勇壮举,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猛和气势,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英美两国间影响甚大,此役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的策划之下,由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率远征舰队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致使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全部被摧毁,由此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与此同时,由日本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指挥的南方军集群,兵分数路先后进攻并占领了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关岛、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所罗门群岛、缅甸等国家和地区。
年1月初,日军第55师团和第33师团从泰国进攻缅甸,并于3月8日占领缅甸首都仰光,然后兵分三路,其中一路以第33师团两个联队多人的兵力进攻仁安羌,企图占领仁安羌油田和炼油厂,并截断驻守在仁安羌英缅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的退路。
已经遭受日军沉重打击且士气低落的英缅军,此时已经是粮尽弹缺,还要面对40多度的高温天气,而情况更为严重的是,英军赖以生存的水源地也已经被日军完全控制和断绝,英缅军已经濒临全面崩溃的境地。
年4月17日上午11时,时任英缅军第一军团长威廉·史莱姆中将亲笔签发手令,请求距离仁安羌最近的中国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团团长刘放吾率部增援,这份手令内容如下:“致团团长刘放吾上校:兹派贵军官率领贵团全部,乘汽车至平墙河地区,在该处,你将与安提斯准将会合,他将以所有战车配合你。你的任务是攻击并消灭平墙河北岸约两英里公路两侧之敌。”这份手令曾经作为抗战珍贵文物,于年8月22日在武汉中山舰博物馆“中国远征军黄埔军人文物及图片展览”上展出过。
刘放吾在征得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少将同意之后,立即带领不足一团的兵力星夜驰援仁安羌,并于18日凌晨向日军阵地发起猛烈攻击,日军突遭中国军队的袭击也一时蒙圈,未曾想能遭到中国军队如此猛烈的进攻,尽管进行了三个昼夜的拼命抵抗,但最终还是被团歼灭了1个大队余人,其余日军被迫弃尸狼狈撤退,团全体官兵在英缅军炮火和装甲车的配合下取得了仁安羌大捷。
刘放吾所率领的团,以不足人的兵力,歼灭余日军,并击退数倍于己的日军,还解救出了近7倍于己的英缅军,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一个奇迹,这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之后取得的第一个胜仗,也是自清朝中叶以来,中国军队在异域第一次取得以少胜多的战例,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堪比第十八集团军师所创造的平型关大捷。
仁安羌大捷立刻轰动了全世界,让世界各国军人都对中国军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让英美一些军事将领深感震惊,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中国和中国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也由此加大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英国官方甚至将英缅军在仁安羌的脱险,称之为“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并将4月20日定为“光复仁安羌解救英军日”。
年1月11日,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美国政府分别在重庆和华盛顿签订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正式宣布废除英国和美国在中国的特权。从这两个与英美重新签订条约的时间来看,这是与中国政府派遣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尤其是中国军队取得仁安羌大捷所带来的重大国际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历史有时却颇为诡异,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仁安羌大捷所带来的荣誉与光环都长期聚焦在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身上,他分别被罗斯福总统授予“国会勋章”、英皇乔治六世授予“丰功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四等云麾勋章”,而刘放吾团长和他所属3个营长却只是获得了中、英两国政府的嘉奖。
这也许是因为孙立人是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也许是因其曾留学美国普渡大学和维吉尼亚军校的缘故,尽管孙立人也曾亲赴仁安羌战场指挥,但真正带领团官兵浴血杀敌的却是团长刘放吾上校,刘放吾才是应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