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霸凌自貿區作用大

北京好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7761456.html

由特朗普一手挑起的貿易戰,屬於一場貿易自由化與貿易保護主義的對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中國不僅要捍衛本身利益,同時肩負着維護和促進全球貿易自由化的使命,所以中央政府已一再強調,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複雜多變,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只要中國的國際貿易能夠可持續發展,美國企圖以貿易戰手段來遏阻中國崛起,最終必定失敗收場。至於中國的大門如何開放,才能既擴大與國際接軌而又保障到國家的經濟穩定,中國自貿試驗區(簡稱自貿區)的建設可說是起着關鍵作用。

  

設自貿區為接軌國際

  

說起中國自貿區,相信不少人只知道有上海自貿區、廣東自貿區、天津自貿區和福建自貿區四個,沒留意到原來全國現時已經共有十二個自貿區。除了上述四個之外,有七個是去年4月同時設立的,分佈於淅江、遼寧、湖北、河南、四川、陝西六省及重慶直轄市,還有一個是今年才設立的海南自貿區。

內地有關設立自貿區的研究工作,其實早於十多年前已開始,為何至年才在上海成立第一個自貿區呢?顯然,國家是經過多方面綜合考慮的,當年是習近平主席開始提出“一帶一路”經濟戰略,沿線涉及六十多個國家、地區,宗教信仰、政治體制、經濟環境和法律制度都不同,如何接軌,是一個大問題。上海自貿區的出現,目的就是要為國家摸索和創造一套可與國際接軌的經濟開放新模式,讓其他城市可複製,在全國推行。

回顧自貿區的發展歷程,頗為有趣。上海設立自貿區後,由於享有國家多項優惠政策和“先行先試”的權利,內地先後有數十個地方表示也想申辦,結果國務院不同意一哄而起,下令暫停報批工作。至年4月21日,中央政府才再宣佈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

  

香港模式與內地模式

這三個自貿區比其他地方優先設立,明顯是有其特殊因素,這可從中央列明該三個自貿區的各自戰略定位可見一斑:廣東自貿區立足推動中國與港澳經濟深度合作;天津自貿區立足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福建自貿區立足於深化兩岸經濟合作。

作為港人,對廣東自貿區的成立必然特別關心。有些人可能弄不清楚,廣東自貿區和上海自貿區兩者性質有什麼區別?簡單而言,兩者都是為開放包括金融業的現代服務業探索可與國際接軌之路,最大分異是:廣東自貿區是主要仿照香港現行的稅制和法制模式運作,借鑑“香港模式”來試行,屬於“拿來主義”,優點是可以“即食”;至於上海自貿區,全名是“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屬於國家級的,目標要自創一套適合在內地通行的“中國模式”,屬於“自行研發”,優點是成功之後可在全國“遍地開花”。

眾所周知,中央允許廣東設立自貿區,用意是推動粵港澳經貿進一步融合,作為三地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最終目的是要打造出一個實力不弱於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的“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全球最密集的海港和空港(機場),陸路交通網絡亦可說是世界最強,若能做到“9+2”十一個城市分工合作,完全可以擔當將來“一帶一路”的貨貿中心和橋頭堡,達到互惠共贏。

但要真正達到優勢互補,最重要是避免城市之間的無序競争。因此,前年北京兩會期間,筆者與幾位商界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署,提出一個名為“關於香港與廣東自貿區之間開展有序競爭提案”,代表香港工商界向中央反映業界對廣東自貿區設立的憂慮,擔心自貿區將來與香港會形成惡性競争,於港不利。結果列入當年的重要提案,並轉交國家商務部、發改委、港澳辦、廣東省政府作專題調研,由港澳台僑委會督辦,足見國家對此的重視。

  

▲俯瞰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一角。(新華社圖片)

曾提案倡防無序競争

上述提案,主要就是以深圳前海“港貨中心”影響香港旅遊業和零售業為例子,希望中央和省政府能夠關注廣東自貿區的真正作用。我們在提案中提出兩項建議:第一,中央應敦促廣東自貿區重新審視和檢討區內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模式,對於其中並不屬於政策鼓勵範疇和創新成分低的傳統零售業務,應盡快予以規管和限制發展,以減輕對周邊地區零售市道的影響;第二,中央從推動區域資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出發,在香港和廣東自貿區的競爭與合作中扮演更加積極的協調角色,確保兩地在有序分工、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融合發展、締造共贏,防止產業發展上出現“無序競爭”和“萁豆相煎”的亂象。

據所告,相關單位已組成專組,先後到粵港澳巡視,實地了解情況及收集各方面的意見。經過調研,相信在自貿區制訂具體政策和舉措時,必然會避免傷害香港競争力,並會納入大灣區發展規劃之中,這對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港在自貿區角色重要

  

去年初,習近平主席對上海自貿區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上海自貿區建設“總體上實現了初衷”。同年4月,中央政府即同時允許六省一直轄市分別設成自貿區,分佈地區包括東北、華東、華中、西南和西北;至今年再允許海南省成為一個自貿區。這反映出前四個自貿區經過一段時間摸索和實踐,已掌握到不少可複製的開放新模式,開始逐步在全國不同地區推廣,為擴大開放和發展“一帶一路”作出配合。

美國為什麼要發動貿易戰,就是因為害怕中國“一帶一路”發展,害怕人民幣國際化,害怕“中國製造”,害怕世界未來的“遊戲規則”會被中國主導。面對美國的霸凌主義,最佳對策是“對手越針對的,我們越要做得成功。”把自貿區建設好,就是為促進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争取實現“中國製造”願景,打下重要基礎。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亦是全球專業服務業最發達的城市,廣東自貿區以“香港模式”為借鑑對象,而廣東自貿區又在大灣區起着粵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作用,將來大灣區要擔當國家發展“一帶一路”的橋頭堡。所以,香港的角色十分吃重。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在一個金融論壇上表示,:“中央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粵港澳大灣區就是極為重要的平台。”

香港想在這個平台有所作為,首先便應做好自己,與粵澳攜手,把廣東三片自貿區發展得有聲有色。

(作者是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ns/7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