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首批企业黑名单ldquo艰

彭洋医术怎么样 http://m.39.net/news/a_9276956.html

  23日,首批家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在上海自贸区“出炉”,1万余户自贸区企业的年报也已全部上网,消费者登录上海工商局网站即可查询。

  年报报什么?企业“黑名单”出炉有多难?进入名单的企业将受到什么限制?通过自贸区的先行先试,或可为企业年报公示在全国推开提供一面“镜子”。

  上海自贸区首批“黑名单”出炉

  这份名录的出台实属不易。上海市工商局自贸区分局综合业务科科长徐炳胜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自贸区内的企业就可以拿着“法人一证通”的身份证明,自行上网申报年报。申报期结束后,工商部门多方式、多次催告未报企业,最终仍未申报的企业,列入这一名录。

  这份“黑名单”还会不断变化、浮动。工商部门将对已报年报的企业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虚报、瞒报信息,也将逐步移入名单。

  目前,自贸区内的企业年报,包括注册备案、认缴实缴、股权转让、经营状态(包括筹备、开业、歇业、注销等)以及市场生产经营情况等信息。

  从年检到年报,给企业加什么、减什么?

  在自贸区的“摸索道路”,就是希望把减少企业麻烦、简政放权的改革推至全国。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长彭文皓表示,《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将于10月1日在全国试行,也就是说从10月1日开始,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查看各地企业的“诚信答卷”。

  从年检到年报看似一字之差,但企业的责任却有加有减。“审批责任减轻,但诚信责任加重了。”上海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黄奕表示,过去企业准入、变更都需要去工商部门审批,现在监管退后,将审批职能转化为企业信息发布平台,企业被审批的责任减轻了;而企业需要对自己上报的所有信息负责,接受公众的监督,这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更大了。

  据介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于,一是要进行不定向抽查,通过网络检测、部门联动等方式,对企业申报信息尤其是对财务、股权转让、租房合同等一些重点信息进行抽查;二是还将进行定向抽查,对一些重点行业以及等渠道投诉多的行业,进行重点抽查。

  信用监管拉开大幕,后续还要做什么?

  处罚信息如何与其他部门共享联动,如何鼓励企业主动公开更多信息,如何保证信息更加真实,这好比制定一套全新的“游戏规则”,还需要多个部门合作。

还在为新闻报道是否真实而纠结吗?还在为预测是否权威而质疑吗?客观的报道,精准的数据,依托于新华社庞大的通讯社资源,中国金融信息网(ID:cfcxh08)为您精选时下最热门话题,呈现出不一样的财经正能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maoqua.com/zmgd/10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