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上海团审议时,向上海干部群众和与会代表提出四个“新作为”的要求。其中首先点题的,就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一年来,进入“3.0版”的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观察上海乃至全国的一个窗口。从自贸区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也越来越多。在自贸区改革的牵引下,上海这座城市正在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勇气和行动,努力在新时代的坐标上实现新突破、新作为。
从“对标最好水平”到“成为最好水平”
根据市统计局公布的《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新注册企业累计超过5万户,年实到外资、外贸进出口占全市的比重均超过40%。
在以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下,自贸试验区内新兴金融机构数量达到个,FT账户达到7.02万个,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累计家。
更重要的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始终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已成为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领跑者。
据全国人大代表、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介绍,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已经减少到95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3.0版上线运行;服务业扩大开放已经有累计个项目落地;
“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深化。今年国务院批准将项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同时进一步交给上海和浦东10个领域47项改革任务,浦东新区将全面推进落实。
新的起点上,上海自贸区该如何加速?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第5年。改革开放再出发,自贸区面临的任务已经从负面清单、制度创新等探索,向深化改革、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转变。
邵志清认为,深化自贸区改革,应注重综合、系统和整体角度的统筹谋划。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课题,通过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形成更好的制度、更优的服务,成为集成化、综合化的平台,让自贸试验区更方便、高效、有竞争力,从“对标最好水平”到“成为最好水平”。
从盘活“存量资源”到服务“一带一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合作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各地的自由贸易区,皆是“一带一路”国家21世纪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载体,将成为未来“一带一路”中国境域跨省路段的一个个重要的“桥头堡”和接力“驿站”。
要尽快把我国各地自贸区建设纳入到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划中,才能推动我国各地的自贸区,突破自身“划地为牢、封关作业”的“围城”局限,变单边自贸方式为双边或多边自贸方式,通过“一带一路”物流、人流、资金流的带动,大大盘活原有的“自贸存量资源”。
专家建议,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除了着手研究有关“负面清单”制度创新方面,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制订出一整套“如何评价自贸区的市场化运作实绩”的指标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均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也建议,发挥上海自贸区金融机构企业的合力作用,搭建产能合作平台,健全“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协调机制,鼓励上海金融机构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不妨发起设立一个‘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组织,着力吸引和支持‘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机构和平台落户上海。形成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分步实施、协同推进,逐步建立‘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
从创新制度试验田到全面开放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建议将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构建规则、创新制度的试验田,促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陈晶莹指出,目前,上海已经具备融入国际、对接国际的制度创新基础与经验,构建了基本的投资、金融、贸易监管制度和便利化体系;《立法法》将上海自贸试验区特殊的立法功能和权限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上海自贸试验区一直是我国对外多双边经贸协定的先试平台;此外,自贸试验区直接作用于“政策相通”,成就了贸易畅通等“五通模式”的关键条件。
如何借助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再出发中保持领先?
陈晶莹建议,建立适合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对接机制以及与贸易便利化相关的支付、物流和快递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离岸贸易制度,加快与沿线国家的离岸贸易发展,建立适合我国离岸贸易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和贸易结算制度;发展海外投资保险、出口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工程建设保险等业务,为企业海外投资、产品技术输出、承接海外重大工程提供综合保险服务。
福利属于自贸区的福利来啦~
有奖征集
你感(敢)言我敢送,你心中的自贸区是什么样?
在链接文章下留言
说出你和自贸区的故事
或对自贸区有何建议和想法
均可在链接文章下方留言并点赞
即有机会获得定制礼品一份
往期精彩回顾有奖征集
你感(敢)言我敢送,你心中的自贸区是什么样?
发改委:年将把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逐步扩大到全国
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点名自贸区,指出自贸区新风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