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南自贸试验区总体运行情况
河南自贸试验区自年4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历史性地将河南推向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为河南在新时代实现持续快速良性发展,赢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搭建了面向全球的开放发展平台。
一年来,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克难攻艰、真抓实干、创造性开展工作,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顺利,实现良好开局、取得明显成绩,很多方面走在了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年,自贸试验区工作亮点多多:组建管理机构,初步建立起体制机制;搭起“四梁八柱”,初步完成顶层设计;强化台账管理,试点任务稳步落实;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挥产业支撑作用,开放带动程度不断提升。
截至年年底,河南自贸试验区新注册入驻企业家,注册资本.4亿元。入区的国内外强企业家。入区外资企业合计家,合同利用外资8.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8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占比55%。
年
开封片区围绕功能定位
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开封片区自去年4月1日挂牌以来,运转高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创新举措亮点纷呈以“22证合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等为代表的系列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百余项改革创新举措亮点纷呈,在开封片区落地生根;
四梁八柱基本搭建印发了《实施方案》,制订了《1+N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了33个配套文件,高标准编制完成了产业规、控规、城市设计等顶层规划;
产业框架初步成型“”产业集群体系、“一心四谷两港”空间布局定位明晰;
产业招商扎实推进一批新产业、新项目、新业态逐步落地,入驻企业达多家,是挂牌前的10多倍,自贸区磁吸效应不断增强。
1开创了诸多第一开封片区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大胆探索,砥砺前行,高强度、高效率、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在挂牌10个月以来的建设中,开封片区开创了诸多第一:
成为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总理第一个视察的片区;成为河南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第一个推出典型案例的片区;率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率先完成多规合一;率先启用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率先实行国地税三网融合办税;设立了全省第一家自贸区法庭和第一家自贸区银行;开出全省第一张涉外税单和单项最大数额的税款;入驻了省内注册资本最大的小额贷款公司;……2绘就发展蓝图开封片区完成了以“六规五勘评”为主要内容的“多规合一”,以城乡总体规划为底规,与产业规、土地规、控规等有效衔接,将环评、能评、地勘、文勘、抗震要求纳入规划。一个区域一个规划一张蓝图,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解决不同规划自成体系、相互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为产业入驻发展提供遵循。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开封片区发展重点,谋划打造“”产业集群体系:“2”即以文创产业和医疗旅游两大特色产业为亮点;“3”即以高端装备及汽车零部件、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三大制造业为支柱;“4”即以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专业服务四大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和现实基础,将开封片区在空间上布局为“一心四谷两港”,即:中央商务中心、文创艺谷、健康乐谷、高新智造谷、创智孵化谷、国际物流港、国际商务信息港,7个功能分区形成互为依托、有机融合、富有创意的体系。
积极构建四区联动的发展格局,近20平方公里的自贸试验区,与周边预留50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全市8个产业集聚区、11个商务“两区”创新联动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周边的运粮河组团、开港经济带、郑汴创新创业走廊等拓展区域,重点发展与自贸区相关的产业。
3打造“放管服”开封模式省自贸试验区推出的唯一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出的两个典型经验、省深改办列入红榜表扬的3项创新案例,均来自于开封片区。
一是流程最简,“多证合一”、“多证联办”卓有成效。在全国率先推出“22证合一”的基础上实行了“35证合一”,将多部门、多窗口办事压减至一个窗口,将全流程办理时限压缩为3个工作日。“22证合一”成为河南自贸试验区首个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成功案例,受到总理点赞,在国务院“放管服”电视电话会议上向全国介绍经验。
探索形成了完备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审批、监管和服务体系,在恒大中小学等4个项目上进行试点,运行良好,进展顺利。开创性地实施区域整体评勘,环评、地勘、文勘等各类评勘由政府统一实施完成,评勘结果免费共享,每百亩建设用地上平均为投资项目免除了近百万元的费用。省“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明确在各省辖市战略协同示范区推广开封片区承诺制,国务院自贸区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全国通报经验。
实行“五个一”行政审批服务运行新机制,推行“五大项”提高投资建设项目效率的强制性措施和“五大项”保障性措施。实行名称自主选用、“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注册、住所集中地注册等,推行许可默认备案、信用承诺即入、证照脱钩助推制等“五大类”50条商事制度改革。
在市场主体领域,率先建成投用以“双随机”为核心的综合监管平台,录入抽查事项清单条,市场主体多个,执法人员信息条,领取信息3万余条。推出了双随机抽查、双告知推送、双智能监察、联合监管、联合惩戒、信息互联等“三双三联”创新举措。在项目建设领域,实行了项目承诺制“1”精准监管,在项目开工、基础建设、主体施工和项目完工4个阶段,针对各阶段风险防范点开展协同监管。
国、地税部门在全国首创“三网融合”综合办税,国检部门推出“两证合一”改革,探索白颠疯病初期什么症状网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