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举行的广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此前,广东自贸区条例已经过二审,此次为第三次审议,可谓反复修改、字斟句酌。
《条例》共有九章八十五条,从适用范围、管理体制、投资开放与贸易便利、高端产业促进、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粤港澳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综合管理与服务、法治环境等方面对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全面规定。《条例》既落实了国家对四个自贸试验区的普遍要求,又突出了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自身特色。条例自年7月1日起施行。
六大特色抢先看特色一建立容错机制,鼓励改革、大胆创新
《条例》总则第四条规定:“在自贸试验区进行的创新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是符合国家确定的改革方向,决策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未牟取私利或者未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减免相关责任。”特色二优化管理体制、探索治理模式创新
《条例》将广东自贸试验区现有管理体制进行了明确,基本架构为:省、市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省和片区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特色三明确自贸区产业定位,促进高端产业集聚
《条例》用专章对高端产业促进做了规定,明确了在《总体方案》框架内各片区的产业定位和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并列明了几个重要领域和发展原则,包括:自贸试验区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支持要素交易平台、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融资租赁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推动金融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实施海空港联动发展国际航运与物流业;《条例》也明确了自贸试验区要坚持绿色发展原则。特色四突出粤港澳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条例》促进粤港澳人才流动、支持三地青年创新创业、深化对港澳服务业的开放、创新粤港澳口岸通关便利化、简化原产于港澳地区的常规商品检验检疫手续、探索实施三地查验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园区合作、建立面向“一带一路”的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展人文交流合作等。特色五创新随机抽查、第三方评估机制
《条例》首创了“第三方评估机制”。自贸试验区很多具有突破性的试点任务,都是综合性的改革创新举措,往往需要各配合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共同努力,因此,《条例》规定由自贸试验区管理机构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或市场主体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情况进行打分,并纳入该部门的年度考核。这有助于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对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创新工作加大支持,有利于形成合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特色六
强化与国际高标准营商环境接轨
《条例》围绕公平保护、公开透明、权利救济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首创性规范:
一是行政管理公开、最大限度取消行政事业收费,试点“零收费”。实行权责清单制度,将权责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向社会公开;二是维护公平竞争、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提升纠纷解决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司法保障,强调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下,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四是建立法律查明机制,为自贸试验区的商事活动提供境外法律的查明服务。来源:南方日报
由广东自贸区整理发布
-END-
▼点击“阅读原文”,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白癜风的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