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将加快中俄跨境产业合作脚步
“沈阳发展中俄跨境贸易的产业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区位优势明显。”12月5日,沈阳市举办的首届中俄跨境产业融合大会上,来自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中俄创新发展中心的各位嘉宾在剖析中俄跨境产业发展热点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一直以来,沈阳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往来。截至年底,沈阳已累计设立俄方投资企业73家,实际利用俄方资本万美元,对俄进出口总额万美元。截至目前,沈阳已有对俄投资项目24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1.亿美元;承包工程项目11个,累计合同额3.75亿美元。东药集团、米其林轮胎、华晨宝马等沈阳知名企业均与俄罗斯有贸易往来。
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承载着加快各类开放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的重要使命。依托沈阳作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及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城市的基础和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着力打造以“沈阳港”为核心的集陆港、空港、海港功能于一体的东北亚乃至欧亚国际物流中心;打通连接“一带一路”通道,吸引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聚集;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聚集区,逐步形成相互联动和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格局……在推进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的各项工作中,都将为拓展中俄跨境贸易合作、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
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明年将组织一系列经贸活动,加大对俄跨境贸易发展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领军企业的交流合作,为中俄跨境产业创新发展搭建广阔舞台、创造良好环境。
明年沈阳铁西将有大变化:建个停车位开通勤火车明年,沈阳市铁西区将启动卫工街高架桥建设前期工作;开通宝马至沈阳站、北站通勤火车;新增个停车位;劳动公园将升级改造;超三成人口配家庭医生……
12月5日,在沈阳市铁西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铁西区政府区长董峰作《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五年,力争铁西城区全天平均车速由目前的34千米/小时提升到37千米/小时,开发区全天平均车速由目前的35千米/小时提升到45千米/小时。
医疗卫生
全国首家“信息化医联体”即将运行家庭医生覆盖三成以上人口
北京积水潭(沈阳)医院一期即将运营。明年,完成“信息化医联体”建设,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据介绍,通过信息化手段,依靠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的模式以构建全面联动的分级诊疗平台,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医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组成的医疗联合体。
并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占重点人群的60%以上、常住人口的30%以上。
科学教育
启动滑翔小学综合楼等6个改扩建工程扩增公办幼儿园个学位
明年确保光明二校等3所学校完工,启动滑翔小学综合楼等6个新改扩建工程,推进清乐围棋学校红梅校区等10个续建工程。扩增公办幼儿园学位个,力争全区7所高中全部进入优质化高中行列。推进广全中学国际部主体完工。
城市建设
中央大街跨浑河桥将通车
支撑城市道路主干线的“四横五纵”路网(“四横”为北一路、北二路、建设大路、沈辽路,“五纵”为兴工街、兴华街、保工街、卫工街、重工街。)以及城区“三横三纵”(“三横”即南十路、建设大路、北四路;“三纵”即兴华街、卫工街、肇工街。)雨污分流管网基本形成,开发区三环以内雨污分流管网全部建成。
未来五年,力争铁西城区全天平均车速由目前的34千米/小时提升到37千米/小时,开发区全天平均车速由目前的35千米/小时提升到45千米/小时。
明年,完成沈辽路高架桥主体结构工程建设。启动卫工街高架桥建设前期工作和化工园、原冶金园地下管网综合改造工程。确保中央大街跨浑河桥和综合管廊二期竣工。
北一路高架桥:东起公和桥西桥头,西至北一路公铁桥东桥头。路线全长6.5公里,分两段高架建设,第一段高架跨越兴华街、保工街、卫工街,全长3.1公里;第二段高架跨越肇工街、重工街,全长2公里,地面道路长1.4公里。在西二环处建设互通立交桥,实现与二环快速路互通。目前,已经完成地下管线排迁。
保工街快速路:将新建两段高架桥,北段高架桥北起北一路岗南侧,南至建设大路岗北侧。南端高架桥北起建设大路岗北侧,南至南十三路与沈辽路快速路之间。
重工街快速路:今年9月已经建成通车,形成南起揽军立交桥,北至大成桥,并且在建大立交桥与迎宾路、建大高架快速路互通。
建设大路快速路:在建设大路西段建设高架桥,高架桥东起保工街岗西侧,西至建设大路立交桥,将与迎宾路高架桥,二环快速路相互连通。
沈辽路快速路:西起松花湖街(西三环宁官立交桥),东到沈新路(南二环揽军路立交桥),全长4.2公里,桥上双向六车道,地面六车道。
轨道交通
开通开发区宝马工厂至沈阳站、北站火车单程1小时
未来五年,配合市政府推进地铁9号线、3号线建设,努力推动地铁1号线西延线建设。
根据规划,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北起怒江公园站,终至建筑大学站,全长37.2公里,均为地下线路,设车站23座,预计明年底通车。
地铁3号线计划近期开工线路,西起宝马大道,东至新泰街,规划线路全长38.5千米,在绕城高速以西采用高架线敷设方式,余良以东至一期工程终点采用地下线形式敷设,高架段线路长14千米,地下段长24.5千米。全线共设车站29座。
地铁1号线西延线,即沈阳至新民、辽中两段城际铁路工程。根据之前规划,线路走线为:“沈—辽”段线路起自地铁一号线十三号街站,终点为辽中火车站,全长60.公里,共设14座车站。“沈—新”段线路全长约为56公里,设计车站12座,其中地下站1座(开发大道站为地下站),其余均为高架站。
此外,确保“开发区号”通勤铁路客车营运。据介绍,“开发区号”为畅通沈阳西部交通和方便企业员工出行,将建设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至沈阳站、沈阳北站的通勤铁路客车,单程运行时间不超过1小时。
停车管理
新建公共停车泊位个
明年,运用大数据分析编制静态交通规划,新建公共停车泊位个。实施中央大街、北二路等沿街牌匾提质改造。
生态环境
未来五年将拆除城区40吨以下锅炉劳动公园将提升改造
五年来,污染物排放减少60%。四环以内20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未来五年,拆除城区40吨以下燃煤锅炉,城区集中供热率99%以上。完成细河全域黑臭水体整治,城区和开发区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实施绿地游园化增质改造,试点推广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
明年,力争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使用。推进开发区四环以外20吨以下燃煤锅炉拆除工作。拆除35吨以下燃煤锅炉6座,实现联网面积95万平方米。推进细河(三环至四环段)环境提升及细河(中德园流经段)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启动劳动公园综合改造工程。
养老服务
未来个社区建家庭养老服务站
明年助餐、医疗、救急、文娱等“8+1养老全覆盖”,目前,铁西区60岁以上老年人23.2万人,占全区人口的22%。其中,80岁以上老人3.7万人,占老年人口17.7%;空巢老人2.4万人,占老年人口11.4%;失能老人1万余人,占老年人口4.3%。呈现老龄化进程加快,高龄化特征明显,失能老人、空巢老人比重增大,总体收入水平较低等特点。
未来五年,做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完善和形成铁西养老产业“”格局。在全区建成9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个社区家庭养老综合服务站、20个社会养老机构、3个大型专业化养老机构。
明年,实现助餐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护理服务、救急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家政金融服务、精神慰藉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家庭综合服务的“8+1”养老服务产品全覆盖和养老中心(站)的市场化运营。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力争用户达到5万人。
居住条件
改造7个老旧小区全区农贸市场将标准化改造
未来五年,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90%以上。推行标准化老旧小区改造,实现物业化管理、业主委员会全覆盖。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
明年,实施工人村生活馆周边综合改造工程。完成7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作。确保弃管小区业主委员会覆盖率达到70%、弃管小区物业化管理覆盖率达到50%。启动全区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程。
休闲旅游
工业文化核心区将“申遗”建成新图书馆
五年来,工业博物馆二期正式开放。新建、改造文体广场余处。明年,做好工业文化保护核心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期工作。完成新图书馆建设。
服务业
建成沈阳站西广场地下商业区
电机厂、弹簧厂、冶修二分厂等原厂址将建文创园未来五年,铁西区将发挥北二路“中国特色商业街”的辐射效应,打造享誉全国的汽车销售服务品牌一条街。以兴华街、建设大路为十字拉伸主轴,推动兴华地下商业街建设,建立沈阳西部商贸中心。建成沈阳站西广场地下商业区。
明年,确保“红梅”文创项目开工建设,提升“”文创产业园工业文化街区和“奉天记忆”建设水平,全面启动电机厂、弹簧厂、冶修二分厂等原厂址文化创意项目建设。
消息来源:沈阳市铁西区第十八届人代会
沈阳午夜路口4车连撞司机下车高喊“认全责”午夜时分,三经街十二纬路十字路口,一辆轿车如闪电般驶来,一连撞了数辆车,肇事司机下车后直说自己认全责。
知情者介绍,12月5日23时许,一辆凌志轿车从北向南以极快速度飞驶至上述地点,此时,一辆微型面包车正停在南向北处等信号灯,结果凌志轿车迎面驶来,撞完微型又撞了其他两辆车,并将停在路旁的一辆大客车追尾。凌志轿车前车脸已被撞得几近报废。
事发后,凌志轿车司机跳下车自称“认全责”,情绪很激动,被交警带上警车,接受酒精检测。
赞赏